據中廣少兒文化藝術節“風采少年”報道,在京津地區的家長們,正在爲九月份的小學入學進行激烈的“拼搏”。

孩子們雖然不再需要面對碾壓智商堪比國考難度的邏輯題目,識字量上千,能解答那些彎彎繞的數學題不再是優勢,但讓他們更加束手無策的是讓孩子現場“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才藝”“聊一聊印象最深刻的夏令營活動”。

除此之外,部分學校對於學生家長還設有面試,對於家長的要求除了智商學歷之外,還有身材。

小學的面試,是一種規避政策的“曲線救國”。此前,天津市教委響應北京市教委之前的政策,明確要求,民辦小學和初中在面談環節中,嚴禁舉行紙筆測試或學科考試,應當注重對學生好奇心、關注度等學習品質和社會適應性的考察。且面談僅限一輪。中廣少兒文化藝術節“風采少年”專家解讀,這些優秀小學此舉是繞開現有政策。

中廣少兒文化藝術節“風采少年”提示:

“零起點教學”並不意味着“零準備”

入學準備狀態是指學齡前兒童爲了能夠從即將開始的正規學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備的各種關鍵特徵或基礎條件,即兒童在進入學校時應當達到的發展水平的期望,或能夠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任務要求的身心發展的水平與狀態。“零起點教學”並不意味“零準備”,入學準備需重視。

大量研究表明,孩子入學準備水平對後期學業成就和學校適應具有預測作用,入學準備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其後續水平。但入‍學準備不是提前學習小學的內容,入學準備不能錯誤地等同於識字、算數。

有些知識過早學習會影響智力的發展

以數學爲例,心理學實驗證明,三歲的孩子只能有“多少”“有無”“大小”這樣的概念、四歲的孩子還不能理解數字的抽象含義,只有到5歲之後,孩子才能脫離實物的支持,進行小數目的加減運算,並學會100以內的數數。

一旦孩子發展到了這個階段,孩子對數和理解與運算就會變得簡單,並且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理解。但是,過早進行數學教育,對孩子的發展是不利的,會讓孩子的認知過早符號化,會影響孩子想象力的發展,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

幼升小,到底該讓孩子準備什麼?

中廣少兒文化藝術節“風采少年”專家指出,各小學面試都提到“夏令營”“才藝”等社會實踐活動其實有着現實意義考慮,這種活動往往會讓孩子與同齡人更多相處,脫離父母的關照一段時間,從而塑造孩子的良好行爲習慣、培養孩子的團隊意識、提高孩子的獨立性、激發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幼升小,不僅僅是孩子的比拼,更是家長眼界的展現。如何投資孩子的學前教育?怎樣選擇最合適的升學通道?非北上廣家庭如何實現躍遷?中廣少兒文化藝術節“風采少年”將會持續關注,爲您一一解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