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至此,民警結合類似“主動加好友”、“電話打不通”、“網絡交友詐騙”、“被拉進投資理財羣”等案件情節,推斷這很有可能是目前發案極高的投資理財詐騙方式的一種。網絡投資平臺類詐騙往往具有嚴密的角色分工,你以爲自己是微信羣中的普通一員,殊不知這個羣除了你其他人可能都是騙子。

最近,有許多羣衆反映總是收到一個奇怪的微信好友驗證,上面留了一個手機號碼,後面配字是“我阿姨讓我加你呢。”

鄞州公安分局邱隘派出所民警接到這類驗證消息時,起了一探究竟的心思,便加了對方好友。過了一天後,對方就把民警拉進了一個炒股羣,並介紹羣裏有著名的炒股人士,藉此引誘羣裏的網友跟着他們炒股。

但是羣裏要求單獨加一位“大師”。民警沒有理會,結果就被移出了羣聊。至此,民警結合類似“主動加好友”、“電話打不通”、“網絡交友詐騙”、“被拉進投資理財羣”等案件情節,推斷這很有可能是目前發案極高的投資理財詐騙方式的一種。

套路分析

▼▼▼

1、誘惑

騙子利用網絡投資平臺傳播、購買“外匯、貴金屬、期貨、指數”等,用“理財專家” “炒股專家” “金牌講師”、“高額回報”等字眼誘惑受害人。

2、小利引誘騙取信任

投資人在第三方平臺進行投資後,開始會讓投資人獲得些許利潤,取得受害人信任。

3、繼續誘導

利用“內部信息”、“大行情”等虛假消息誘導其繼續加大投資額度。

4、詐騙成功,退出平臺

最後謊稱“賬戶異常”、“爆倉”等情況致使投資人血本無歸,不僅如此,有的微信羣一旦得手後就立即解散,銷聲匿跡。

瞭解了這些精心設計的套路

你還敢輕易相信所謂的“網絡投資”嗎?

一旦你相信了

那這場騙局便開始了

騙局揭祕

網絡投資平臺類詐騙往往具有嚴密的角色分工,你以爲自己是微信羣中的普通一員,殊不知這個羣除了你其他人可能都是騙子。

羣裏面一般有以下分工:

1、大師:寫一些所謂的行業分析,使人產生崇拜感。

2、小白:爲老師做“捧哏”的“羣衆演員”

3、老股民:僞裝跟着“大師”賺了很多,烘托羣內氣氛。

這些分工明確的詐騙團伙,往往還有自己的一套話術培訓。

整體模式基本爲:

拉客戶——建羣——談股票——轉羣炒金——開課——分戰隊比收益——幕後操控——造成客戶巨大虧損後解散羣、關閉直播間——騙子集體隱匿

謹記

網絡投資需謹慎

不要輕信所謂的“理財專家”

特別是能帶你賺“大錢的”

警方提醒

1.針對目前各類詐騙犯罪分子不斷翻新詐騙手法的現象,一定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所謂的高額投資,不要往陌生人的網上銀行賬戶匯款,不要輕信網上流傳的各類信息和地址,一旦涉及,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不堪設想。

2.購買理財產品時一定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理性投資。目前各大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都有標準,凡是超過這個收益率都要極大風險,特別是一些宣稱保本收益、短期分紅高的大多是騙局。

3.在互聯網上遇到有關網絡購物、網絡中獎、網絡理財、網絡炒股等可疑信息的,要做到不看、不信、不轉賬、不匯款,如有疑問應求助公安機關的反詐專家,以免上當受騙,給自己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來源:鄞州公安)

歡迎關注

寧波網警巡查執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