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在線·中國北京訊:(公益記者 田宏霞)2018年10月20日報道:在當代中國篆刻家,書法家,花鳥名家王立銘的引薦下,認識了清代著名文人紀曉嵐第七世孫大書法家紀萬平先生。一見先生似鄰家叔叔般和藹,不擺架子,在我的冊頁留下珍貴墨寶,感激不盡。軍人出身的他既有文人的儒雅又不失軍人的利落果斷。

紀先生冊頁行草展示王維詩四首

採訪中瞭解到:紀先生出生於大運河的源頭——北京通州。在潮白河、溫榆河與大運河的交匯點,水的靈性滋養着他純真的童年,也激發了他潛在的藝術基因,在文字的理解及書寫能力在同代人當中尤顯得出類拔萃。人的一生總是有起伏,有波折,一帆風順只是別人給與的最美好的祝願。紀先生青年時期飽嘗了三年困苦磨難,又經歷文革十年浩劫之後,依然踏上了投筆從戎、參軍報國的征程。

紀萬平書法作品展示

自古以來,軍人的使命就是壯志凌雲、血灑疆場,即使是和平時期最苦的也是軍人。訓練場上摸爬滾打練就了他鋼鐵般的意志和崇高敬業精神。部隊是個大學校、大熔爐,從不埋沒人才。紀先生很快就脫穎而出,成爲部隊裏面的書法能人,各種活動中顯得引人注目,得到部隊首長的關注、認可並得到重用。軍旅數十載生涯讓老人家到耳順之年還魂牽夢繞。沒有哪個軍人可以服役終生,轉業後在繁忙的工作中依然迷戀書法,遍覽古聖先賢的名帖,尤其對王羲之後人尚智永的草書情有獨鍾,下的功夫也最多,心摹手追理解尤深。

紀萬平書法作品展示

全世界唯一能用是藝術表達的文字是中國的書法,既要遵從古人的成法,取法文字乎上,又要以個人的學養與見識獨出胸臆,這就與個人的悟性與膽識有極大的關聯。在書法藝術的創作實踐中,紀萬平先生很自然的把自己在部隊生活的經歷顯現出來,點劃之間不時湧現沙場點兵的壯闊,與古人驚蛇出草,飛鳥投林的激情暗合。抑揚頓挫處,常常表現出點到即止、欲駐又揚的情愫。對智永和黃庭堅草書的研究尤其深厚,師古人之法而不泥古,開自己之心竅而融會貫通。篆、隸、楷、行、草、諸體兼善,尤喜作行草,行筆之間的物我兩忘,自然的流露出了人生的閱歷,把苦澀和歡樂跡化在宣紙與毛筆的對話之間。中庸含蓄大有古賢者的風度,其風流倜儻直追先人。

紀萬平書法作品展示

紀萬平先生喜歡喝酒,往往酒後一揮而就,微醺的狀態常使他回到當年吹角連營的崢嶸歲月。感慨之餘信手揮灑如入無人之境。轉瞬之間洋洋灑灑,氣韻生動,數幅作品橫陳案頭,多有得意之作,風流倜儻堪與古人比美,在大運河兩岸傳爲美談。目前紀萬平先生回到宋莊畫家村,專事書法藝術創作。喜愛書法的朋友們可以來宋莊畫家村100美術館,或茶或酒與紀先生品茗小酌,定能覓得佳作。願先生有生之年不負今生與先人願望,爲紀氏世家增光添彩。

紀萬平書法作品展示

紀萬平先生簡歷:紀萬平,男,1955年生,世居北京,清著名文人紀曉嵐後人。號運河人,正心齋主,北京神采風采書畫院副院長,北京宋莊100美術館副館長,文化中國網,翰墨華網,翔宇書畫網,溫州藝苑特聘書畫家,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兼職教授。他幼年聰穎好學,熟讀百家經典,繼承家學的嚴謹學風。

紀萬平隸書作品展示

在中國宋莊畫家村藝術氛圍影響下,他廣交藝術界名人雅士,在廣泛的交流和學習中使自己的書法藝術更加成熟,作品品位不斷提高,受到廣大書畫愛好者的推崇和喜愛。作品多次被社會各界作爲禮品贈送俄羅斯、美國、德國、韓國、日本友人。2003年參加抗擊非典義賣,多幅作品被企業界愛心人士收藏。2007年受邀參加中央電視臺《同一首歌》節目舉辦的抗洪救災義捐大型文藝晚會,巨幅作品《赤壁懷古》被國家福利基金會收藏。

2012年參加中加國際書畫藝術展,多幅書法作品收入展覽作品集。2014年參加中國國際藝術博覽會《跨界》名家書畫展。出版有《紀萬平書法集》,《當代最具升值潛力的著名書畫家紀萬平書法集》,書法作品收入多部專輯。

2015至今每年參加中國宋莊藝術品博覽會

2018年“善行天下·圓夢中華”參加大型佛教文化藝術交流慈善活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