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愛

其實,很多人在一段戀愛關係中,當感情發展到一定階段,會感到無助和絕望,自己的愛和希望一點點被耗盡,感情的能量值越來越低。

感情中兩個人衝突不斷,而這些衝突卻從未得到真正的解決,在這段關係中兩個人都變的特別情緒化,甚至常常失控。

彼此都覺的自己是受害的一方,是付出多的一方,而冷靜下來,又會爲自己的失控行爲感到愧疚和懊悔,你們就陷入了誇張、無助的惡性鬥爭循環。

你們在這段感情中苦苦掙扎,你也嘗試過學習如何修復關係,創造一個更好的戀愛關係,可是均以失敗告終,你依然無法在自己痛苦的喧囂中聽到對方的聲音,於是,所有的沮喪湧上心頭,讓你想放棄。

但是,小愛想說的是在你確定放棄之前,可以認真思考下面6個問題,確定沒有再生的希望之後再說放棄。

你們兩個有共同的目標嗎?

你有足夠的能量去修復這段感情嗎?

你們過去如何解決創傷?是否放棄從未奏效的重複模式?

你們是否在解決問題之前就逃跑了?

是否有潛在或隱藏的問題破壞了你們重新連接的機會?

你們還想嘗試嗎?

如果你覺得你們的關係有再生的希望和必要,那麼可以嘗試下面這8個方法:

01

注意你另一半所說的話

當你的另一半跟你說話的時候,無論他的語氣是怎樣的,但從他的內心來講,他都希望尋找到傾聽者,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所以,即使存在分歧,先聽對方把話說完,因爲對另一半來說,他說的事情是重要的。

這個時候,你不要中斷他的言論,或者過度說話,你應該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對方說的話上,嘗試理解和在腦海裏重複你另一半所傳達的內容,明白他說的話的意義和他的感受。

記住,傾聽是你們關係驅動器。

02

對方痛苦時表現出關心和同情心

失去對方信任和支持的情侶,無論是近期還是長期,可能都是因爲在對方表達真正的心碎時,你沒有給出應有的關注和同情。

當對方陷入痛苦的時候,可能你會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辦?如果你沒有辦法用舒緩的言語或者手勢安慰對方,那麼你可以通過你的肢體語言或者面部表情來給與他們關心和同情。

記住,有的時候一個小小的擁抱,就可以給人很大的力量。

03

記住讓你們都笑的時候

一段感情中,如果兩個人持續性的情緒低落,可能彼此之間的敵意早已經接管了這段關係,你們會爭論各種各樣的小事,你們互相打斷,無效的大喊大叫,你們的溝通基本上無法找到值得聽的東西。

你們覺得你們的關係就要在這種自我毀滅性爭論中結束。

但是,如果這個時候,你能夠分享你們之前發生的事情,或者之前的共同經歷,你們互相對視,莞爾一笑,即使只是片刻,緊張的情緒也會立刻消失,你們就這樣互相看着,好像你們真的是善於相互討厭的好朋友。

04

緩和衝突

有問題的情侶,都知道彼此之間的距離會因爲這些問題越來越遠,其實,就是因爲這些潛意識的存在,你們的關係纔會越走越遠,因爲你們的潛意識給你們的關係定位就是在不斷降級。

其實,任何情侶都會有問題,都會有衝突,關鍵是我們能夠及時緩和衝突,停止更多的傷害,及時將對方帶到一個更有愛心的地方。

建議你們彼此心中形成一個看不見的契約關係,即使彼此有過失,有傷害,但是不會越過最終的邊緣。

05

不要提過去的問題

對於大多數的人,在和另一半爭論的時候,爲了保證自己在爭論的時候處於優勢地位,從而使用過去或者其他人來增添影響力是很自然的。

然而,翻舊賬並不是一個好方法,因爲有研究證明,即使很善於溝通的情侶,一次也只能處理一個問題。

所以,在爭論的時候,一定要明白這次彼此的需要是什麼,不要試圖用犧牲之前的問題爲代價來滿足你現在的立場,如果你這種策略被對方接受了,那麼,以後你們之間就是翻不完的舊賬,解決不完的問題。

06

擁有基本的信任

無論你們在某一次的矛盾中如何生氣、或者受傷害,但是一次,不能代表全部,一次的問題並不能代表你的另一半基本上就是有缺陷或者不可接受的人。

現實中有很多情侶,因爲一次的問題,就開始對另一半全盤否定,也不會對另一半再有愛或者信任,這或許有些極端了。

記住,眼前的問題可能嚴重地破壞了你們的關係,或者你們長期以來積累的良好關係,但這並不代表着你的另一半就不值得你愛或者享受你基本的尊重。

07

對自己的行爲負責,不要互相指責

很多人在感情裏過於自負,覺得在感情裏,無論什麼情況下自己都不會錯,所以,兩個人一出問題,就會去指責對方。

但是,你不明白的是,指責就是一種權利的遊戲,你帶對方玩,對方也想贏得勝利。

時間長了,你們就會在相互作用下,陷入一種對自己行爲不負責任,遇事只會相互指責的惡性循環。

08

將你的負能量轉化爲愛的東西

沒有生命的地方,就沒有希望,而負能量會讓你們的愛情之地寸草不生。

如果一對曾經相愛的情侶,將曾經相愛的激情,變爲動不動就生氣、負能量爆棚,那麼你們相處的空間,會從原來愛的避風港灣變爲一個監獄。

因爲負面能量是極容易傳染的,他會讓你們之間的憤怒的能量居高不下,愛的能量死難恢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