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周五(9月6日)宣布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

央行发布公告,决定于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近20年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如下)

下调后,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11%,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到13%。1

据央行公告,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

央行表示,此次降准将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还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以降低贷款实际利率。定向降准是完善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三档两优”政策框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服务基层的城市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这些都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与今年前两次降准相比,此次降准有些不一样。

目前全球降息潮来临,预计9月美联储可能还会降息。不少机构认为,仅靠降准是不够的,下一步是公开市场降息,央行预先通过降准释放流动性,也是为了给下一步调降MLF利率提供条件。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就判断公开市场的降息是注定要做的,仅是时间问题。

联讯证券李奇霖表示,这次降准是在压住房地产后的一次宽货币,意图使流动性流向制造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政策扶持的主体,达到结构性宽信用的政策目标。后续预计将继续加大对金融机构向房地产行业融资的监管力度。

从影响来看,短期内,降准带来的情绪上的刺激已经接近尾声,市场将把焦点放在MLF利率是否调整上。但是从中期的视角来看,流动性的释放带来的可能是更为严重的“资产荒”。2

对市民而言,降准对银行理财的可配置资产会产生重要影响。会导致理财可投资资产的减少和资产收益率的下降,反过来会倒逼银行理财收益率的下降。从过去的经验看,在降准启动3个月之后的银行理财收益率会出现显着下降。

9月初,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大幅跌至4.04%,已创近两年半新低。

对于楼市而言,前两次降准带来了楼市小阳春。但从2019年7月份以来,各种针对房地产信贷、资金的收紧政策不断出现,尤其是贷款利率锚定LPR,贷款基础利率走低的背景下,央行明确表示,不会降低房贷利率。因此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当前政策对楼市资金的“窗口指导”防火墙已经形成,楼市调控仍将继续。

9月5日在全面降准的预期下,沪指一度盘中升破3000点。截至9月5日,剔除8月以后上市的16只新股,宁波银行等34只个股股价创下历史新高。

不过,Wind统计显示,历次定向降准,对于A股市场作用不一。

央行历次降准后首个交易日涨跌表现如下:

今年1月份实施降准过后,A股市场主要指数一周、一个月期间均出现明显上行。

但就短线表现而言,降准后上证指数也出现过高开低走甚至大跌。例如2015年牛市期间,2月4日央行公布降准消息后,第二天沪深股市反而双双收跌。3

目前上证指数已走至3000点关口,股市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降准及标普道琼斯指数即将纳入A股的预期下,近期,外资抄底迹象明显:9月6日,北上资金净流入85.23亿元,已连续7个交易日净流入;9月首周合计净流入280亿元,刷新自2018年11月以来最大单周额度。

不过,公募基金仓位平均仓位在9月2日达到61.51%的三年新高后,连续三个交易日出现调降现象。尤其是在9月5日市场放量大涨后,公募基金仓位不增反降,已降至61.12%。其中,股票型基金仓位在9月3日达87.40%高点后,已出现连续2日下滑。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亦连续3日下滑。

逢高减持更成为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共识。8月15日以来,有147家公司减持金额超过2000万元。从相关公司行业分布来看,生物制药减持金额最多,超20亿元。此外,以技术硬件与设备、半导体与生产设备、软件与服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板块合计减持金额逾48亿元。可见,科技类公司以及生物医药类公司近期涨幅较大的板块成为股东抛售的重点。

一边是外资持续流入,一边是产业资本逢高减持,加上基金3000点关口开始频繁调仓,沪指能否有效升破3000点还有待时间验证。

在央行宣布降准后,富时A50股指期货一度蹿升0.8%,截至发稿,多数时间在0.3%~0.4%区间震荡。

文字:张波 编辑:诸新民 美编:周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