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佛路上,人盡皆知,諸佛菩薩是慈悲、自利利他的無上聖者,亦是當下所以學佛之人的“人天導師”。其在當下學佛,實修路上想要有所成就,想要開啓無上智慧,必然是離不開“常隨佛學”。佛是什麼?佛是覺者,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覺具足的大聖人。但佛是如何形成的,其並非天生,亦是靠後天修行而成。學佛,切記這三點不能忘!

一、自度方能度他。

大家都知道佛是集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三覺具足的大聖人。其在學佛路上,最不能忘卻的是什麼?就是“自度方能度他”。其如當下我們所行的一切善法,所種的一切善因,其皆是爲了“自度”。

佛教講“行善積德,獲無上善果。”但行善其真的僅僅是給我們種下善因嗎?並非,而是需要我們通過行善、修善、培福等種種方法,開啓無上智慧。就好比,我們所閱的經藏,所看的大德開示,其僅僅是開示嗎?是閱藏嗎?並非,其這皆是在自度,通過閱藏而自度,通過聞法而自度。這一切的一切,也並非是成全了誰,幫助了誰,其只是讓我們通過這些方式方法在“自度”。

二、學佛並非“遠離生活”。

在當下,流傳着這麼一句話“學佛,須出家,須歸隱山林,遠離紅塵。”但真是如此嗎?其對於當下在學佛,在通過學佛而慢慢變好之人來講,亦是知道,這皆是錯的。

禪宗六祖慧能祖師曾寫下這麼一首偈子“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這首偈子不僅僅是告訴我們,佛法即活法,亦是告誡我們,學佛並非需要遠離紅塵,並非需要歸隱山林,也不是必須出家。而是需要我們將當下活好,活明白。亦是需要我們在生活之中,懂得和明白什麼是“活法”,如何才能越活越歡喜,越活放下的就越多,活着活着就已明瞭,什麼是入世,什麼是出世。

三、諸佛菩薩並非偶像,而是我們學修需達到的目標。

在學佛路上,最不能免除的是什麼?就是禮佛、唸佛、閱藏。但其在學修路上,亦有很多人將諸佛菩薩,誤認爲是“偶像”。但其諸佛菩薩,卻並非是學修之人的偶像,其卻是學修之人通過修行所需達到的目標。

學佛之人皆知,佛、菩薩、羅漢等等,其皆是修行之人所需證得之果位,亦是修行的階段。其證悟佛果也就是成佛亦是學修之最高的果位。但其學佛路上,我們需學習諸佛菩薩的大慈大悲,利他無我的慈悲精神之外,亦是需要知道,其並非偶像,而是導師,亦是我們學修的目標所在。

感恩閱讀,分享!

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