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來到中心城區黑臭水體治理現場,看到整個治理工作正在緊張進行,河道治理改善了水環境,減少了污染,周邊羣衆感覺舒心多了。

家住隆陽區九隆街道白衣寺小區河道邊的杜光珍和姜鳳英兩位大媽正在樂咪咪地看着河道旁剛剛種植的綠化苗木。她們說,在這裏居住了30多年,長期以來,河道一直處於無人管理、維護的狀態,周邊的居民就把溝渠作爲垃圾溝,什麼垃圾都往溝裏倒,住在河兩邊的居民被滿是垃圾的河道燻得難以忍受,連家門都不敢出。

“我就住在旁邊,清淤以後沒有臭味了,蒼蠅、蚊子少了,疾病也少了,我們這些老年人閒來無事都喜歡在河邊走走。”杜光珍老人說道。 “是啊,河水整治後空氣都好了,有空我就想出來走走,如果以後能再在河道旁種點花,那不就成小區公園了。”一旁的姜鳳英老人接過話茬。

在河道清淤現場,記者看到,爲了清淤,施工人員只能鑽進狹小的地下通道里,將一桶桶淤泥從河道里拎出來。

現場施工人員介紹,他們每天早上8點開工,12點喫飯,期間休息一個半小時,1:30開工,下午6:30下班。因爲地下通道狹窄低矮,只能人工操作,而且必須彎腰纔可以下去打撈,一天下來腰痠背痛是必不可免的。加之地下通道里全是沙子、淤泥和垃圾,臭氣熏天,裏面再悶熱也只能帶着口罩操作。但無論有多辛苦,他們都馬不停蹄的施工,希望能儘快結束工程,還市民一條清水河。

據瞭解,這次隆陽區共對中心城區的三條河進行黑臭水體治理,分別是西大溝、大小橋河、紅花河。爲防止河道再次污染,針對不同河段,採用了不同的治理方法。

中建五局保山項目技術負責人李穎輝介紹:“目前,主要對西大溝、大小橋河、紅花河三條河道實施治理工作,西大溝這一段是以截污與清淤爲主,河岸上掛的管子就是截污管,現在河道清淤已經完成,正在實施的是白衣寺社區段的景觀提升,預計本月底可以完成。我們最終的目標是把這裏變得水清岸綠,成爲白衣寺社區居民休閒的好去處。”

黑臭水體治理工程除西大溝、大小橋河、紅花河治理外,還有城北防洪河道的治理,共26.5千米,實施內容包括截污、清淤、駁岸修復、生態緩衝帶建設等。2018年,計劃完成西大溝、大小橋河、紅花河三條河道的截污與清淤工作。目前,西大溝(全長11.74千米)清淤完成7.54千米,截污完成1.19千米;大小橋河(全長7.71千米)清淤完成1.8千米,截污完成1.35千米;紅花河(全長5.07千米)清淤完成50米。項目已完成投資約4700萬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