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是革命的本錢”,在繁忙的生活中,忙於工作,急於應酬,卻忽略了身體健康。

其實,只要稍加註意提早預防

健康就在我們身邊

生活中五種維生素有助抗癌

01

維生素A

大量流行病學資料、動物實驗及實驗室研究表明,維生素A與腫瘤關係密切。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支氣管癌、乳腺癌、宮頸癌、前列腺癌病人血中維生素A和β胡蘿蔔素含量低;

大量攝入類胡蘿蔔素可降低肺癌的發病風險;增加β胡蘿蔔素攝入量對肺癌、食管癌、宮頸癌、乳腺癌、喉癌、卵巢癌、膀胱癌等病人有保護作用。

食物中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是動物肝臟、魚肝油、奶製品、蛋黃等;維生素A原的主要來源是深色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胡蘿蔔、南瓜等。

02

維生素C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維生素C攝入量與多種癌症的死亡率呈負相關,高維生素C攝入量可降低胃癌、食管癌、肺癌、宮頸癌、胰腺癌等發病風險。

03

維生素E

資料顯示,維生素E有可能降低肺癌、宮頸癌、腸癌、乳腺癌等發病風險。維生素E的主要來源有植物油和堅果。

04

B族維生素

人羣資料及動物實驗表明,維生素B2缺乏與食管癌、胃癌、肝癌發病率有關。

葉酸缺乏可增加食管癌的發病風險。B族維生素在全穀物、綠葉菜以及動物肝臟中含量較高。

05

維生素D

人羣干預結果顯示,維生素D和鈣的攝入量越高,大腸癌的發病率越低;日光照射量越多,結腸癌死亡率越低。

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主要包括魚乾、奶酪、蛋黃等。

秋季防癌正當時

01

飲食要“雜”

今天說常喫西蘭花可預防乳腺癌,明天又說,要喫防癌冠軍菜紅薯,對於不斷推陳出新的防癌食譜,不少人還沒完全記明白就又換新花樣了。

其實,防癌飲食其實並不複雜,只要記住一個字“雜”就可以了。

02

油水要“少”

日常生活中儘量避免油炸、油煎等不健康的烹調方式,在外用餐時減少油炸食品的攝入。

在使用食用油時,以選擇橄欖油、玉米油這些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植物油爲主。

03

運動有益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全球25%的癌症發生與超重及靜態生活方式有關。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組織專家研究後發現,每天進行30~60分鐘的中等強度至高強度身體活動能降低癌症發病率。

04

甘藍、捲心菜和西蘭花防結腸癌

英國一項新研究發現,食用甘藍、捲心菜和西蘭花等十字花科蔬菜能夠預防結腸癌。

腸道中一種被稱爲芳香烴受體的蛋白質能修復受損的腸細胞,使它們恢復吸收營養、分泌保護性粘液的能力。體內缺乏該蛋白質時,受損細胞肆意分裂,可能導致腸癌。

05

運動+堅果防腸癌

預防腸癌,最重要的是飲食要均衡,少喫高糖、高脂、油炸、刺激、醃製食品等,多喫新鮮蔬果、粗纖維食物,少碰方便食品和快餐。

多項研究發現,遵循綜合健康生活方式可減少結腸癌一半以上死亡風險,而運動是證據級別最高的健康生活方式。

06

血糖高,肝癌風險大

糖尿病與肝癌密切相關,與無糖尿病的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肝病患病風險明顯上升。

血糖每升高1毫摩爾/升,肝癌發病風險增加4%,肝硬化的發病風險增加爲7%,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發病風險增加7%,酒精性肝病的發病風險增加10%。

07

年輕人胃癌高發 長期熬夜是首因

熬夜直接導致睡眠時間不足和晝夜生物節律紊亂,進而造成胃動力、電頻率、內分泌激素等三大紊亂,其長期健康危害絕對不容小覷,胃癌則是其最直觀的表達。

相較於不熬夜的年輕男性,熬夜者的風險高達3.97倍;大量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晝夜生物節律紊亂導致的基礎胃酸分泌失調與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食管癌等胃腸疾病息息相關。

快告訴身邊需要的人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