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本和美國在太平洋戰場爆發了激烈的海空大戰。其中,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成爲了一場消耗戰,而最終敗北的自然是日軍。大量日本飛行員在以瓜島、新幾內亞、拉包爾等地的南太平洋海空戰中殞命。如此巨大的損失令曾經自稱精銳的日本航空兵一蹶不振。

零式戰鬥機

1942年8月,美軍登陸瓜島並佔領島上機場。日軍一邊糾集陸軍部隊試圖奪島,一邊出動轟炸機對美軍機場和運輸船隊進行轟炸。著名的零式戰鬥機則負責掩護轟炸機行動,並奪取當地制空權。

坂井三郎

日本海軍當時離瓜島最近的拉包爾航空基地也有1000多公里,零式機雖然以航程長而著稱,但飛到瓜島後只能進行15分鐘的作戰就必須返航,而飛行員經過長途飛行更是十分勞累。而美軍由海軍、陸軍和海軍陸戰隊航空兵聯合組成的仙人掌航空隊則以瓜島機場爲基地,主場作戰,起飛就能打,很佔便宜。日軍的轟炸機和戰鬥機都遭到巨大損失。

坂井三郎是當時日本海軍航空兵中的著名王牌,已經在空戰中擊落了50餘架飛機。他第二次出擊瓜島時遭遇了意外。當天他開局不錯,在混戰中斬落兩架美軍F4F野貓戰鬥機。在返航時,戰意正濃的他脫離編隊想打一番自由獵殺,這其實是犯了空戰中的大忌。他發現遠方空域中一羣不明飛機——毫無疑問這肯定不是友軍的,那麼就是美國人的了。他以爲這是F4F野貓式或者P39飛蛇式,總之是戰鬥機,然後他熟練地飛到了敵人編隊的尾部,準備搞一番偷襲。

無畏式俯衝轟炸機羣

但尷尬的一幕出現了,當他越飛越近的時候,發現敵機似乎體格比戰鬥機大,當他最終如夢初醒,發現眼前是8架美軍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的時候,一切都晚了。

爲什麼這麼說,很簡單,當時戰鬥機沒有導彈,只有固定機炮,只能射擊正面的目標,咬住戰鬥機的尾巴,敵人就沒有還手的能力,而自己卻可以全力輸出火力。而轟炸機,尤其是俯衝轟炸機卻不一樣,主要的自衛火力就集中在尾部,由專門的機槍手操作。如果說是一兩架飛機也就算了,但8架無畏轟炸機卻可以構成密集的火力網!

瓜島機場的無畏式

一架無畏式的後部有兩挺7.62毫米機槍,16挺機槍瞄準坂井三郎的飛機猛烈掃射。坂井三郎受重傷。但這位飛行員居然在重傷、多次要昏迷、導航設備損壞的情況下,強撐着飛回了基地撿回一條命(利用沿途的島嶼、手上的地圖、陽光和指北針應急導航)。不過這位王牌最終瞎掉了一隻眼睛,退出了前線作戰。

僥倖逃生回到基地的坂井三郎

坂井三郎比起那些在南太平洋被打成火球的同類還是要幸運不少。到1943年年中,已經有80餘名日本航空兵的王牌飛行員在南太平洋殞命,飛行員損失總數上千人。日本資源有限,太平洋戰爭初期的勝利很大程度上依賴這批戰前積累的精銳,而現在這羣人卻幾乎被打光,而日本卻缺乏能力培養替代的飛行員,導致其飛行員質量下滑。而美國人則很樂見這種局面,尼米茲就說過,“我們就是要和日本人消耗,他們經不起這樣的消耗”。美軍有着海量的飛行員儲備,前線飛行員還可以通過輪換的方式回到後方傳授經驗,帶出更多優秀飛行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