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乔鞅 图/网络

1

天还没亮,郓城县步兵都头雷横在东溪村灵官殿绑了一条来路不明的汉子,带着士兵奔东溪村保正晁盖庄上来,五更天时分,敲开了晁盖庄上的门。

晁盖祖上就是本县本乡富户,现下又做了东溪村保正。晁盖生性粗豪,喜欢结交江湖好汉,为人仗义疏财,天生神力,又有一身过人的武艺,江湖上朋友送他个绰号“托塔天王”。

晁盖把这个被雷横绑了的汉子认作自己失散十余年的外甥,私下送给雷横十两银子,雷横乐得做个人情,揣着银子带着士兵回县衙复命去了。这个被晁盖解救下来的汉子就叫刘唐,他说有趟富贵要送给晁盖。

晁盖

凑巧的是,当天晁盖的发小吴用和外地的云游道人公孙胜也不约而同赶来,和刘唐一样,他们也说有趟富贵要送给晁盖。而他们所说的这趟富贵就是人人垂涎的生辰纲——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书送给老丈人太师蔡京的生日贺礼,价值十万贯的金珠宝贝。

世上居然有这样的事情,口头上拿别人的东西(梁中书的生辰纲)送人,人情却让他们做去了。刘唐、吴用和公孙胜这三个在底层苦苦挣扎的穷屌丝,竟让财大气粗的晁盖觉得欠了他们一份人情!

晁盖祖上是富户,到了他手里,家业似乎做得更大,一直未曾娶妻室,又有保正的身份,很显然,晁盖的日子过得颇为滋润。但晁盖被刘唐、吴用和公孙胜怂恿得动心了。有着三寸不烂之舌的吴用又串联了阮氏三兄弟一起参与进来。

刘唐、吴用、公孙胜和阮氏三兄弟对晁盖执礼甚恭,口口声声尊为大哥,晁盖陶醉于这种大哥的威风之中,和他们如遇知音,对他们的话言听计从,真的挑头做起了劫取生辰纲的领头人。

晁盖没想到这口口声声大哥的背后,包藏着怎样的祸心:如果劫取生辰纲成功,这趟富贵人人有份;如果劫取失败被官府抓住,晁盖无疑是首犯,其余众人不过是从犯,他们完全可能倒打一耙,说都是受了晁盖的胁迫,不得已而为之!而这些,晁盖似乎毫无察觉。

刘唐

2

晁盖、吴用一行八人劫取生辰纲成功了,但没过多久,其中的白胜,也就是挑担卖酒的那位露了马脚,被官府顺藤摸瓜找上了郓城县,要追捕晁盖一行七人。

晁盖等人命不该绝,这事儿撞到了郓城县押司“及时雨”宋江手里,宋江多年来一直把晁盖看作自己的心腹兄弟,便冒着风险给晁盖等人通风报信;那边郓城县马兵都头朱仝又是晁盖的多年故交,有宋江和朱仝庇护,晁盖一行得以逃到了梁山上,不久梁山之主王伦被林冲火并,晁盖被林冲推举做了梁山之主。

本是郓城县乡绅、财主、保正的晁盖,因贪恋生辰纲的富贵,摇身一变,不做乡绅、财主和保正,做了梁山之主,也就是官府口口声声要剿灭的草寇、贼人的首领。

时光飞逝,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不料某一日宋江因杀死阎婆惜,被发配到了江州,昔日衙门的公人沦为脸上刺着金印的囚犯。

宋江祸不单行,酒后恣意放纵在浔阳楼墙壁上题写的几句牢骚话,被江州在闲通判、有名的“黄蜂刺”黄文炳抓到把柄,认定宋江造反,因当中有句“敢笑黄巢不丈夫”,据此,黄文炳唆使江州知府蔡九,将宋江打入死牢,择日斩首。

吴用

义气深重的晁盖听闻,千里迢迢带人赶赴江州劫了法场,救下宋江,就要把宋江一行带上梁山。不料,宋江幽幽地恳求众人,帮他杀了黄文炳以报这彻骨的仇怨,他再跟着众人上梁山。

晁盖认为劫法场已会让官府严加防范,只能下次再带大队人马来为宋江复仇。宋江却认为就该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官府反而防不胜防。宋江的故交新友人多势大,都只拥护宋江,晁盖无法,只得随众,一起做了宋江手下的兵,听从宋江的调遣和安排。

晁盖身为梁山之主,且又是救下宋江的主要领导者,但这一次,却被宋江和他的手下把风头全都盖住了,只得怏怏不乐地跟随宋江,打了无为军,杀了黄文炳一家老小,活捉了黄文炳,再一刀一刀活剐了之后,宋江这才心满意足地跟着晁盖上了梁山。

这是宋江和晁盖的第一次分歧和争端,这次分歧和争端以宋江获胜告终,晁盖身为梁山之主,韬略、计谋、气场、气度,完全被宋江压制住,晁盖作为梁山之主的败相已经初露端倪。

公孙胜

3

宋江被晁盖从江州法场捡回来了一条性命,跟着晁盖上了梁山。一到梁山,晁盖即诚恳让位于宋江,晁盖认为是宋江担着性命的风险帮助他们一行七人逃脱了官府的追捕,如果没有宋江,就没有晁盖一行七人,也就没有梁山的今时今日,所以,理应宋江做了这梁山之主。

宋江忙不迭推辞,只是推辞的理由却叫人感到宋江的狂妄和厚黑,他认为晁盖比他宋江更适合做梁山之主,因为晁盖比他年长十余岁!言下之意,你晁盖论能力、论威望、论气度、胸襟都不及我宋江!只不过是你比我年长十余岁!

晁盖这一次让位是诚心的,但没有让出去之后,二人之间的关系就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二人的内心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石秀

的确,晁盖和宋江比,无论能力、威望和气度、胸襟都比不上,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坏就坏在了晁盖对自己没有清醒和足够的认识,以致重蹈了首任梁山之主王伦的覆辙,只不过,晁盖没有落到王伦那么惨的地步,被手下人当场杀死而已。

晁盖认为,我诚心让出去梁山之主的位子,若你宋江接了,那我就心甘情愿听你的调遣、指挥;既然你拒绝了,那你宋江就应该心甘情愿尊我为梁山之主。

在这个问题上,晁盖在宋江面前再一次显出了单纯又幼稚的一面。宋江期待的是晁盖在他宋江当梁山之主的条件成熟后“二让”,甚至是“三让”,但晁盖这个耿直的汉子只让了这一次,然后就没了然后,于是,谁做梁山之主?这个二虎之争的祸端,就此埋下。

林冲

4

此时,梁山上晁盖的心腹兄弟也就是当初的九人,而宋江的则有二十七人。按道理,管你新来的还是老的,既然上了梁山,就该都听从老大、真正的梁山之主晁盖的。

但宋江不,他玩了个阴险的心机,故意让新的坐了一边(都是唯宋江马首是瞻,二十七人),老的坐了一边(晁盖的老部下,九人)。这意味着,这二十七人的立功与排位都只听宋江的,而不听晁盖的,你晁盖就继续领导你那九名老部下吧!

此后,宋江把梁山作为自己实现人生理想的平台,苦心经营,所有的大事,都是他和军事吴用商量后拍板决定;所有的对外作战,都是他代替晁盖出征,宋江应对晁盖的台词是:“哥哥是山寨之主,岂可轻动?”就用这种看似很体面的尊重把晁盖绑架了,从此,晁盖完全成了摆设。

才干、谋略、气度、胸襟远不及宋江的晁盖,倘若适时再次让位给宋江,或许命运就此改写,还能落得个善终。但遗憾的是,晁盖居然深深眷恋这梁山之主的权位。就这样,一切不可逆转。

扈三娘

于是,杨雄、石秀来投奔梁山时,晁盖嫌恶他们作派卑劣,还败坏梁山名声,气得要斩了他们,被宋江制止,反而以此为由头,对祝家庄兴兵,依旧由宋江统帅。

三打祝家庄,林冲捉了扈三娘,宋江擅自作主连夜把扈三娘送上了梁山,又作主把她嫁给了王英,而这一切,他从来都没有和晁盖有过任何沟通。

日积月累,桩桩件件,眼看着宋江麾下的好汉聚集得越来越多,而晁盖麾下还是初时那九人,晁盖终于再也坐不住了,决定亲自带兵下山攻打曾头市。否则,他这梁山之主没法当了!

但晁盖这一去,生命就到此戛然而止。

不知道晁盖在弥留之际,是不是会为自己当初的选择而深深懊悔?懊悔自己放着好好的逍遥日子不过,非要贪恋生辰纲这笔富贵,非要贪恋所谓大哥的虚名,非要贪恋梁山之主的权位!

贪念泛起的那一刻,晁盖的人生路其实就已经走到了尽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