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新農合徵收工作一般從每年的9月份正式開始,一直持續到當年的12月份,這期間爲新農合的主要收繳階段,如果錯過了,一月份前後還有最後一次補繳機會,如果再次錯過,那麼就意味着當年生病住院不能享受新農合報銷政策。

新農合政策年年都有新變化,最爲常見的變化莫過於繳費標準的變化,這也是農民最爲關心的事情,那麼今年新農合有哪些新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其實早在今年4月底,新農合的徵收標準已經出爐,具體見《關於做好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根據通知,可知今年的新農合徵收有4大變化,三好一壞,農民要提前做好準備。

先說說壞消息吧,那就是個人繳費數額從去年的220元,上漲的250元,每人上漲30元,拿農村四口之家開說,今年的新農合繳費達到1000元。這對於農民來說,負擔又增加了一些,因此在很多人眼中,這算是個壞消息了。

再接着說說三個好消息。

第一,新農合繳費國家補貼力度加大

新農合繳費有三部分,包括農民個人繳費、村集體給補助,國家給一部分補貼,其中農民個人繳費佔據了很大的比例,國家補貼比農民個人繳費會少一些,村集體補助最少。去年,農民個人繳納新農合是220元,國家補助15元,今年農民繳納新農合達到250元,國家補貼的比例也提高了,達到每人30元。國家補貼的錢進入新農合統籌賬戶,用於統籌支付農民醫療開銷。

第二,將一些常見慢性病納入門診報銷範圍

以前新農合是只有住院才能報銷,但是這一規定,導致很多慢性病患者難以得到保障,因爲慢性病不需要住院,只需要長期喫藥就行,長期喫藥的花費算下來很高,但是新農合無法報銷。

2019年新農合最大的變化就是將一些常見慢性病納入新農合報銷範圍,即使只是門診買藥,也可以報銷藥費。常見的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

第三,大病起付線降低,報銷比例提高

以前即使農民住院了,新農合報銷是有起付線的,起付線標準以下的不報銷,只有達到起付線標準以上的,超出部分纔會按比例報銷,這就導致農民做了小手術,基本上就無法報銷,或者報銷的很少。

今年國家要求提高新農合的大病保險保障功能,首先,降低並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原則上按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確定,也就是大病起付線將變得更低了。

其次,提高了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由以前的50%提高至60%;對於農村貧困戶來說,好處更多,貧困戶的大病報銷起付線降低到正常起付線的一半,報銷比例提高五個百分點,最低達到65%。

那麼各位農民朋友,新農合的這四點新變化你瞭解了嗎?今年的新農合你還交嗎?歡迎交流、分享。獲取更多三農資訊請點擊右上角藍色關注按鈕,精彩期待與您共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