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十九大”以及中央農村經濟工作會議以來,全國耕地的確權基本完成,18年農村土地的三項改革試點和土地法修正完成,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我國土地流轉改革有望加速深化,並推動企業加快土地流轉速度。此前,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慶祝中國農村改革40週年的專題報告中強調,土地制度作爲農村最基本的制度,必須適應新的形勢變化進行改革和完善,要把握好新時代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即產權關係明晰化、農地權能完整化、流轉交易市場化、產權保護平等化和農地管理法制化。

農業農村部9日發佈關於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健全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體系,鼓勵土地經營權有序向家庭農場流轉。鼓勵金融機構針對家庭農場開發專門的信貸產品,在商業可持續的基礎上優化貸款審批流程,合理確定貸款的額度、利率和期限,拓寬抵質押物範圍。鼓勵發展互聯網雲農場等模式,幫助家庭農場合理安排生產計劃、優化配置生產要素。

此前,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慶祝中國農村改革40週年的專題報告中強調,土地制度作爲農村最基本的制度,必須適應新的形勢變化進行改革和完善,要把握好新時代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即產權關係明晰化、農地權能完整化、流轉交易市場化、產權保護平等化和農地管理法制化。

我國土地流轉面積已經從2007年的0.64 億畝增加到2016 年的4.71億畝,流轉面積佔家庭承包面積比例也已提高至35.1%。在國家鼓勵引導農業向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的背景下,未來的農資渠道或逐漸扁平成“農資生產企業-農業綜合服務商-種植戶”。

分析人士表示,一方面,“十九大”以及中央農村經濟工作會議以來,全國耕地的確權基本完成,18年農村土地的三項改革試點和土地法修正完成,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我國土地流轉改革有望加速深化,並推動企業加快土地流轉速度。

另一方面,當前我國擁有耕地22億畝,家庭承包的地有15億畝,足以誕生千億市值公司。而我國土地流轉龍頭企業蘇墾農發僅120萬畝耕地,佔比不足千分之一。18年是政策深化年,19年開始迎來土地流轉的實際爆發,並助力土地流轉龍頭企業迎來發展機遇。

相關公司方面,據主題庫土地流轉板塊顯示,

蘇墾農發:公司自主經營約122萬畝規模化種植基地,其中承包農墾集團耕地約97.6萬畝,流轉農村土地約25萬畝。流轉土地儲備將近140萬畝,隨着土地確權工作的深化,公司有望進行更多耕地上的儲備。

農發種業:公司實控人爲中國農墾總公司,資產注入方面,擁有50萬畝耕地,90萬畝林地和180萬畝草地,不排除集團將土地資源注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