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頭文化遺址出土最多的是陶器,大量的實物證實了夏朝的農業、手工業等社會生產生活狀況。

二里頭出土的陶器

二里頭出土的主要器皿圖

我們知道,文字的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是人類從矇昧走向文明的標誌。發現文字能更好的證明夏朝的歷史痕跡。

之後的修復工作中,人們在一些生活器皿上,發現了有一些奇特的刻符。在此刻符發現之前,人們一直認爲中國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二里頭出現的這些刻符很可能就是比甲骨文更早更古老的文字。一開始,在發現的夏陶上出現的文字一般以單個形式出現,沒有規律,人們根本無法清晰辨認。所以也無法肯定得出這就是夏朝的文字。

二里頭出土陶器上的刻符

巧合的是,現存的文字中,我國少數民族水族的文字與夏陶上的符號有着一定的相似性。目前已經發現多個與夏陶文化完全相同的文字。我們大致可以解讀這些夏陶的符號含義。之後的研究發現,由於存在符號的夏陶是隨葬品且大多是生活類用品,因此這些刻符大多展示對生活的祝願。沒有更多的文字用以記載夏更多方面的信息。

二里頭出去的陶瓷刻符與水族文字的一致性

據史料記載,夏朝後期,夏王桀荒淫無道,致使內憂外患,民心大亂。商湯乘機發動進攻,夏桀被放逐,夏朝滅亡。因此夏朝,從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共有四百七十年的歷史,在位了十七位王。

之後在二里頭遺址中尚未發現與王相關的直接證據,現代科技對遺址的土層進行鑑定發現,這裏的歷史最早也不過公元前1750年到之後的一百年之間,也就是說,我們並不是從二里頭遺址中得到更多關於夏朝前期的信息。

位於新密市東23公里劉寨鎮新砦村西部的新砦遺址,主要遺存爲的是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和二里頭文化早期,新砦期文化”是龍山文化和二里頭文化過渡時期的一座城邑,填補了龍山文化晚期與二里頭文化早期缺環的空白。這座遺址最大的發掘在於,它確定了一個夏朝重要的歷史事件,這一節我會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詳細講解。

新砦遺址考古現場

在今河南登封告成鎮王城崗,早於新砦文化遺址,被髮掘發現之後,被認定爲可能與夏朝早期的發源地有關。在考古中,有一座小城遺址,在這座小城遺址西北方向是一座大城遺址,大城的年代晚於小城,經碳十四測定,大城的年代正好與夏代開始的年代相符合。於是,有學者提出,大城應該是禹都城的所在地。而小城則是禹之父鯀所建造的城。

王城崗遺址考古現場

關於夏朝的考古工作仍在繼續,這個神祕而遙遠的王朝在考古發掘中,逐漸露出了它的面貌。

考古的意義在於把歷史中記載的事件通過實物驗證出來,通過新的發掘揭開沒有記載的歷史。在夏朝遺址中,考古發掘爲我們揭開了距離現在遙遠而神祕的那段歷史,帶領我們觀看了那個時代的發展與變遷。關於夏,以及夏的故事不再一個個神祕的遠古傳說了。然而,這只是一個夏朝研究的開始,想要呈現出完整而全面的夏朝,還需要一個漫長而艱苦過程。

本文的圖片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