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贏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將“皇”與“帝”合併稱“皇帝”的君主。在他統治下,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並建立起一箇中央集權的統一多民族國家——秦朝。之後,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修築長城,修築靈渠;焚書坑儒等。這是一位功過並存的第一帝。在他的身上有無數的話題。令後人不解之一便是他的身世。

秦始皇

史載:秦始皇之母爲趙氏。

趙姬

趙爲姓氏,歷史上她的真名已經無法考證了。在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清代蔡元放改編的長篇歷史演義小說《東周列國志》中將她稱作“趙姬”。於是,史學家稱之爲趙姬。關於趙姬的身世也存在爭議,在《史記·呂不韋列傳》中,前後記載自相矛盾,先說“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後面又說“趙欲殺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趙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這裏趙姬成了趙國大戶人家的女兒。

司馬遷和他的《史記》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這樣一段: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爲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

譯爲:秦始皇是秦國莊襄王趙楚的兒子。莊襄王趙楚曾以秦昭襄王趙稷的孫子的身份生活在趙國邯鄲城,在那裏看見呂不韋的妾,十分喜愛,就娶了她,生了始皇趙政(嬴政)。

趙姬先是呂不韋的姬妾,然後被呂不韋送給嬴子楚,並生下了贏政。這是一條正規的官方記載。正是由於嬴政是贏子楚的兒子,他纔能有繼承秦王的資格,從而成爲皇帝。《史記·呂不韋列傳》中又記載: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爲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爲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爲夫人。

呂不韋

譯爲:呂不韋選取了一姿色非常漂亮而又善於跳舞的邯鄲女子一起同居,直到她懷了孕。子楚有一次和呂不韋一起飲酒,看到此女後非常喜歡,就站起身來向呂不韋祝酒,請求把此女賜給他。呂不韋很生氣,但轉念一想,已經爲子楚破費了大量家產,爲的藉以釣取奇貨,於是就獻出了這個女子。此女隱瞞了自己懷孕在身,到足月分娩的日期之後,生下兒子嬴政,也就是後來的秦始皇。子楚就立此姬爲夫人。

這一點記載就及爲大膽,先用“知有孕”來表達出趙姬與呂不韋在一起就懷有身孕這一隱蔽事件,然後又用“大期”來說明生育結果。“大期”的意思有兩個,一是指婦女足月分娩的日期,二是指十二月。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表述。我們知道科學上,孩子分娩的週期爲整個孕期共爲280天,10個妊娠月。生理上的十二個月是不可能存在的,更何況是醫學條件差的戰國時期。所以,趙姬應該就是足月生下的贏政。但是這中間的她輾轉在兩個男子之間的時間差,我們不得而知。所以,秦始皇在這一篇記載中就確定爲呂不韋的兒子了。

司馬遷這兩段關於秦始皇身世的記載,存在極大的疑點和衝突。說明在司馬遷時期就存在這樣的兩種爭議了。於是司馬遷也沒有加入自己的理解,而是依照兩種說法都記載下來了以供世人評說。

歷史發展到現在,我們也同古人一樣八卦起了這其中的來龍去脈。衆多電視劇電影也沿着這樣的八卦給了我們八卦就是真相的錯覺。歷史就是仍任打扮的小姑娘。秦始皇的身世恐怕連他自己都會懷疑,但是他也要向天下人肯定自己就是正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