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於如何加強孩子的進取心,我們可以從時間和力量兩個維度來說一說。從時間維度來看,判斷孩子應適當減弱進取心的標準,就是孩子因爲爭取成功時過於疲乏,甚至到了學習瓶頸期,孩子的進取心已經無法推動自身前行時,或者當你發現,進取心正在慢慢扭曲爲好勝心時,家長就要果斷作出減法的操作。

“本次期末考試,第一名是凡凡,第二名是....”

還沒等老師公佈完,桐桐趴在桌子上哇哇大哭,同學們瞪大了眼睛看着桐桐,老師也一臉茫然。經過溝通,老師得知桐桐是因爲沒有得到第一名而哭。

桐桐的媽媽說“孩子就是比較有進取心,挺好的”,可是老師卻說“桐桐媽媽,可不要把孩子的進取心和好勝心混淆了呀,很多孩子都是因爲強烈的好勝心最後把名次看的太重要,陷入爭強好勝的漩渦中”。

孩子事事爭第一,未必是真的擁有進取心

像桐桐這樣的孩子不在少數,在學習和生活中事事想爭第一,不管結果如何,只關注自己是否獨佔鰲頭。很多家長會說,這是孩子有進取心,不是好事嗎?

但其實,我們往往會把孩子的這種好勝心誤認爲是進取心,相比之下,他們二者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好勝心,孩子更多的只是關注競爭對手首先,好勝心其實是很好辨識的,這一類孩子大多很關注競爭對手的成績,比如對方靠90,他就一定要考91,對方跑了100米,他就一定更要跑101米。他們更喜歡那種超越他人的感覺,以及在取得結果後被外界所認可“你纔是贏家”的冠譽。

好勝心過強,孩子就無法接受“失敗”,他害怕外界所帶來的否定。我們可以理解爲,這類孩子實際在面對成績、榮譽時是一種搶奪的狀態,面對搶奪,他們有一種強烈的衝擊感,而搶奪失敗,自然是一種落敗的心態。

孩子總會在“成功後擁有力量”和“失敗後的失力”間來回切換,似乎那種競爭的力量,孩子從未真正擁有過。

但相比之下,進取心,卻是會讓孩子擁有發自內心的力量。

進取心,孩子更多關注自己的進步與努力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蘇秦,因爲沒有得到重視,家人冷落。於是自己奮起讀書,常至深夜犯困時,就用一把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疼,讓他突然從睏倦中醒來,繼續讀書。所謂“錐刺股”說的就是蘇秦。

他更關注自己的成長,更明白自己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所以爲此,他可以錐刺股,可以挑燈夜讀,他的力量,全部發自內心,無畏外界的一切否定。

他用否定當做風吹草動,用自我的內心的肯定作爲動力,這種進取心,也鑄就他未來成爲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我們已經明白,進取心和好勝心,區別就在於,孩子更多的關注是“內”還是“外”。但,很多情況下,孩子對於進取心的掌控力度不恰當,進取心過強,就有可能扭曲爲“好勝心”,因而培養孩子的進取心,讓孩子用自我的內在力量去行動,要講究強弱適宜。

培養孩子的進取心,要強弱得當纔好

01什麼時候加強?怎麼加強?

教育中有時間和力量維度,有人說,能夠把握好這兩大維度,教育就是成功的。關於如何加強孩子的進取心,我們可以從時間和力量兩個維度來說一說。

首先是時間,也就是家長要清楚,孩子何時需要進取心的加強。比如孩子對成績無感,對成敗無感,對超越了自己的人無所謂,這個時候確實是需要加強的。但是也要看孩子的年齡,4歲前,並不建議去培養孩子的進取心,因爲低齡孩子的自我意識還未成熟,對於進取心的牴觸會很大。

怎麼加強?力量的維度其實比時間更重要,首先要提醒家長的是,我們更多使出的不是行動的力量,而是心靈的力量。

你說“孩子,你有點進取心吧,別人都考90多分,你才60分”,這不是心靈的力量,孩子不會有進取心;假如你說“孩子,你這次60分,下次媽媽相信你能考70分,或者更多”。

兩句話可以理解爲,前者是降調,後者的升調,我們完全可以結合前文中描述好勝心和進取心的理論去幫助孩子提高進取心——關注自我,而不是去和誰競爭。

升調,就意味着讓孩子關注自我,提升自我,相反,我們大多數家長順口而出的降調,正是在磨滅孩子的進取心。

“升調語法”+“關注自我”-“好勝心”=進取心加強成功。其實,不乏很多孩子已經擁有足夠的進取心了,可過剩,容易引發孩子的疲乏感,所以,對進取心適當的減弱力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02什麼時候減弱?怎麼減弱?

從時間維度來看,判斷孩子應適當減弱進取心的標準,就是孩子因爲爭取成功時過於疲乏,甚至到了學習瓶頸期,孩子的進取心已經無法推動自身前行時,或者當你發現,進取心正在慢慢扭曲爲好勝心時,家長就要果斷作出減法的操作。

怎麼減弱?

減弱孩子的進取心,實則就是幫助孩子減壓,讓孩子在努力的路途上稍作休息,暫緩奔跑。

比如孩子已經爲舞蹈考級付出了很長時間的努力,但孩子出現了焦慮的情況,這個時候,家長要幫助孩子減壓,告訴孩子,輕鬆面對,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當面對孩子在扭曲進取心的邊緣時,家長要做的是告訴孩子,成績並不重要,過程努力才最重要。

教育裏,往往做減法是一件最不容易的事兒。

王姐說,女兒之前每一次練舞,她都會拍下照片和視頻,加一些鼓勵和誇讚的話語文字。

每當女兒出現上面的情況時,王姐都會把照片和視頻給女兒看,告訴她其實已經很努力了,點點滴滴的努力中已經印證了孩子的成功,無需再用結果去證明什麼。結果對於孩子的意義不那麼重要,孩子也就自然學會放下。

其實說到底,對孩子的進取心做減法,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對結果的弱化,因爲在某個階段,結果可能並不能成爲孩子唯一認知成功的標準。

成功像一顆蜜糖,不管能否喫到,對於孩子來說,都想試一試。

塑造孩子陽光心態故事全集 趙倩 著 中國紡織出版社
15
淘寶
購買

然而蜜糖不是必需品,它依然有着很多不定數,既然如此,我們就沒有必要讓孩子一味的追求蜜糖,因爲蜜糖喫多了會讓孩子好勝心過強。進取心,能夠幫助孩子解決喫蜜糖的分量,什麼時候喫,怎麼喫,什麼時候不該喫,怎麼做。孩子會明白,成功對其的意義。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告知必刪)

好心態影響孩子的一生(最新版) 孫鈺編著 中國紡織出版社
44.7
淘寶
購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