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是因爲這生態的靈氣,孕育了鐘山“中國人文第一山”的美名,文人擇居山麓,詩畫山水,一半在居住,一半在悠遊。“象”是普賢的坐騎,代表行願合一,光明圓滿,大象是最威猛又最溫順的動物,六牙白象伴隨着佛祖誕辰,步步生蓮,中國文化歷來“象”與“相”同意,象山之下,必然“掛榜拜相”,大浦塘天然的獅山和象山,似乎濃縮了中國佛教名山的格局,五臺山的文殊獅子與峨眉山的普賢大象,一北一南,列峙華夏,南京的禪,意在此中,南京的吉,藏於此地。

依長江滾滾煙濤,

古都南京的城市脈絡歷經演進,

軸線也漸次東移,

直指鐘山一線。

江山氣象

鐘山是南京的龍脈之首

中國城市的歷史,總是伴隨着山川居遊的軌跡,秦漢的苑囿時代,飛禽走獸,上林御宿;唐宋的泉湖時代,驪山華清,西湖汴州;明清的莊園時代,鐘山毓秀,三山五園,近代的山海時代,廬山煙雨,濱海漁歌。

南京城北側,紫金山上綠樹濃蔭在金秋時節綻放出繽紛熱烈的色彩。

無論如何變遷,總有一座名山麓灣,環抱成山居的歲月,北京城古老的中軸與北延的奧運,始終歸心於西山林泉和頤和園的福山壽海,杭州城千年御街的風華,典藏於錢塘之江和西子湖畔,上海灘的流光溢彩,在佘山的山水之間詮釋着國際化的生活理念。

杭州現代城市的生長,是西湖曼妙的延伸。

陸家嘴高樓蓬勃湧起,勾勒出上海最鮮明的城市天際線。

在南京,鐘山集王者貴氣、山川靈氣和人文雅氣於一體,是南京龍脈之首,宛若龍頭騰飛如雲,穿過靈山之脈,連接着棲霞山的佛教梵音。

鐘山又名紫金山,源自山石五彩和紫氣東來,被稱爲天造地設之所,若天上紫薇星降臨。仰望山頂,心靈祈願紫金的吉祥,回望金陵,一生行願世間的繁華。在鐘山麓灣之間,千年古都回到林泉高致的逸境,如濠梁的魚之樂,遊弋在新的場域。

紫金山天文臺,明澈的夜空中星軌絢爛。 攝影/吳疆

鐘山自古人傑地靈,明朝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將鐘山與衡山、廬山、茅山並列,定爲歷代帝王祭祀山川的“四大江南名山”,明代開國功臣和風水大師劉伯溫稱之爲“天梯”,連接着崑崙的登天之柱,“唯有金陵稱勝概,高祖下作上天梯”。

早在東漢末年,鐘山紫霞洞便是道家的修煉場所,被列爲第三十一洞天。南朝時期更是禪風極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飛檐上挑 禪意悠然 攝影/姜明燈 齊生喜

在中國古老的圖騰崇拜中,太陽每年都一個生命的週期,鐘山所處的南京東北方位屬於八卦的艮位,太陽從春日初生,經歷夏日端陽,秋日冷暖,潛入到北方坎位的水下,孕育生命的輪迴,等到來年從藍色水中冉冉升起,紅色與藍色,幻化爲紫氣升騰,翻越過東北方位的艮嶽,昭示着生命最蓬勃的紫東祥瑞。

紫金山之上茶園青青,綠意盎然。 攝影/姜明燈 齊生喜

鐘山東麓

“獅象拱衛”山水生態祕境

如果說南京古城是人人之系的記憶,棲霞山是天人合一的仙界,鐘山東麓的靈山和大浦塘,則是連接兩山之間的人居福地和生態花園。

棲霞古寺,黃葉繽紛

這裏山水一色,負陰抱陽,分列兩側的象山和獅山,天然形成中國地理文化最吉祥的“獅象把門”格局。

“獅”是文殊菩薩的坐騎,代表智慧,釋迦牟尼誕辰時的聲音和佛教傳法,都稱爲“獅子吼”,獅子的威嚴霸氣和智慧超人,成爲中國民居的護佑神獸,“獅”同“世”,九獅(世)同居,富貴同堂。

鐘山風景區林蔭道上的時光之韻

“象”是普賢的坐騎,代表行願合一,光明圓滿,大象是最威猛又最溫順的動物,六牙白象伴隨着佛祖誕辰,步步生蓮,中國文化歷來“象”與“相”同意,象山之下,必然“掛榜拜相”,大浦塘天然的獅山和象山,似乎濃縮了中國佛教名山的格局,五臺山的文殊獅子與峨眉山的普賢大象,一北一南,列峙華夏,南京的禪,意在此中,南京的吉,藏於此地。

山林石像中的生活畫卷·明孝陵

鐘山的生態之珍,始於南朝的“官林”,爲官一任,造林一方。南朝文學家沈約在鐘山造園,一首《郊居賦》,彩林如畫境:“晚樹開花,初英落蕊。或異林而分丹青,乍因風而雜紅紫。”孫中山也將生態環境看作民國建都的重要資源條件:“南京作爲中國古都,其位置乃在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大都市之中誠難覓如此佳境也”,如今網紅的標誌性景觀“美玲宮項鍊”,是延續千年的生態肌理,傾城之觀,觀者傾城。

深秋時節,層林盡染,美齡宮猶如金色項鍊上鑲嵌的綠寶石

鐘山東麓大浦塘的生態系統完善,江南溼地間隔亞熱帶次生林草、稻田圍合鄉村田園,闊葉林羣落以化香林、合歡林、構樹林、朴樹林爲樹冠林秀,輔以灌木草叢的野趣之美,陸域植物(119種,59科)、水生植物(8種8科)、鳥類(6目9科11種)共同構成郊野湖濱的生物多樣性樂園。

獅山上林木蔥鬱、生機勃勃 攝影/姜明燈 齊生喜

在大浦塘,夏夜常見螢火蟲飛舞在水面林間,有端黑螢、黃脈翅螢、條背螢、胸窗螢、雷氏螢、天目山雌光螢等多個種類。因對土壤、水、空氣質量都有近乎苛刻的要求,螢火蟲因此成爲檢驗環境質量的重要指示性物種,螢火蟲的發現印證了這裏生態環境的優越。

夏夜,螢火蟲飛舞,如夢如幻。

點點流螢飛舞,盡顯自然之美,夢幻之境,彷佛是梭羅筆下的自然呼喚,是理想家園的天匠之美,是充滿人性的“愛的共同體”。

詩畫山居

鐘山流傳一脈生活美學

正是因爲這生態的靈氣,孕育了鐘山“中國人文第一山”的美名,文人擇居山麓,詩畫山水,一半在居住,一半在悠遊。南朝時期的東山園、博望苑、春澗、青林苑、東田小苑、沈約郊園、張纘園、朱異園等,宋元時期的半山園、東園、江東精舍等,開啓了江南園林的先河。

水光山色 江南風韻

王安石在半山園的日子,以詩文詮釋着宋代的生活美學——

雅舍可居,“澗水無聲繞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

山間可遊,“隨月出山去,尋雲相伴歸。春晨花上露,芳氣着人衣”。

山色可望,“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閒”。

心枝可棲,“投老歸來供奉班,塵埃無復見鐘山。何須更待黃粱熟,始覺人間是夢間”。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鐘山東麓的靈山,

如椽巨筆,畫龍點睛,落筆之處,煙霞滿紙,

大浦塘則猶如金陵之眼,

穿越吳楚生輝、六朝薰風,

與南唐遺韻、大明王氣,

見證着未來南京城脈的大象無形和氣象萬千。

- END -

撰文 / 李小波

別錯過

在好奇寶寶眼中,各省是什麼模樣

9月,繽紛秋色已斑斕

三疊字,漢字中的華夏風物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