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孟良崮战役,李天霞认为除掉张灵甫的机会来了,当74师被包围的消息传来,李天霞竟大笑不止,此时74师处境堪忧,第一兵团司令汤恩伯也曾电令李天霞火速驰援74师,却被李天霞置之不理,接着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顾祝同也严告他,74师危在旦夕,83师必须火速驰援,而李天霞也是磨磨蹭蹭,极不情愿,直到蒋介石的电令到来,李天霞才派出了一个团驰援张灵甫,结果这个团与74师一起兵败孟良崮,张灵甫阵亡。而此时张灵甫为汤恩伯献计献策,以74师突进,引诱华东野战军包围,国民党三个兵团再实现反包围,要知道国民党王牌主力74军就是74师的前身,对解放军来说吃掉74师诱惑力太大,于是74师在李天霞的83师和黄百韬的25师的掩护下孤军深入,岂料李天霞的前期配合实则是将张灵甫推入了火坑。

自古以来,小肚鸡肠之人难成大器,用这句话来形容解放战争中的李天霞一点也不为过,出身黄埔军校,有国民党王牌主力军的履历,在抗日战争中也曾立下过显赫战功,如果不是自己的小肚鸡肠作怪,他很有可能在解放战争后期成长为像黄百韬一样的高级将领,然而正是他不顾大局,感情用事,一场战役将他此前的所有功劳全部抹除,蒋介石甚至下达了就地枪毙他的命令。

蒋介石和李天霞

这场战役发生在山东的孟良崮,李天霞的83师和张灵甫的74师都隶属于国民党第一兵团,兵团司令是汤恩伯,战前,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带领下向胶东半岛转移,这就给国民党了一个错误的信号,以为华东野战军攻势疲惫,蒋介石立刻命令驻守在山东的第一、二、三兵团东进。

而此时张灵甫为汤恩伯献计献策,以74师突进,引诱华东野战军包围,国民党三个兵团再实现反包围,要知道国民党王牌主力74军就是74师的前身,对解放军来说吃掉74师诱惑力太大,于是74师在李天霞的83师和黄百韬的25师的掩护下孤军深入,岂料李天霞的前期配合实则是将张灵甫推入了火坑。

孟良崮战役地图

果不其然,张灵甫的74师迅速被华东野战军五个纵队包围在孟良崮地区,虽然25师和83师被阻隔在包围圈之外,但是这两支部队分列于孟良崮南北两侧,离74师最近,如果这两个师驰援的话,华东野战军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吃掉74师。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同是黄埔军校出身的李天霞却并不打算驰援张灵甫,只有黄百韬拼死支援也难以力挽狂澜,张灵甫和李天霞军旅生涯中关系比较密切,李天霞是黄埔三期,张灵甫是四期,从黄埔毕业后,两人又都在王耀武的74军中担任将领,抗日战争中,两人也曾经协同作战,在上高会战中重创日军。

孟良崮战役

然而为何此时李天霞要坐视张灵甫覆灭呢?他们的恩怨由来已久,首先李天霞是一个小肚鸡肠之人,在上高会战之前,李天霞就已经是74军51师的师长,张灵甫是58师的副师长,然而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张灵甫已经和李天霞平起平坐,再后来王耀武高升,74军的军长之职又由张灵甫担任,李天霞担任了74军的副军长,这让李天霞异常不满,虽然后来又调任了100军军长,但是梁子也就此结下了。

张灵甫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制改革将军建制取消,一律改编为整编师,74军也就成了74师,李天霞的100军也就成了83师,两支部队又同时隶属于国民党第一兵团,第一兵团就三个主力师,25师、74师和83师,谁又料到74师师长张灵甫和83师师长李天霞此时已经是水火不容,特别是李天霞,急于想将张灵甫置于死地。

孟良崮战役,李天霞认为除掉张灵甫的机会来了,当74师被包围的消息传来,李天霞竟大笑不止,此时74师处境堪忧,第一兵团司令汤恩伯也曾电令李天霞火速驰援74师,却被李天霞置之不理,接着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顾祝同也严告他,74师危在旦夕,83师必须火速驰援,而李天霞也是磨磨蹭蹭,极不情愿,直到蒋介石的电令到来,李天霞才派出了一个团驰援张灵甫,结果这个团与74师一起兵败孟良崮,张灵甫阵亡。

鼓舞生平的李天霞

74师全军覆没,张灵甫兵败阵亡的消息让蒋介石心痛不已,痛定之后,他立马将汤恩伯撤职查办,而李天霞,蒋介石亲自下命令就地枪决,多亏了老上级王耀武的求情,还有此时的蒋介石几乎无人可用了才留下了李天霞一条命,不得不说,李天霞在战场上还以这样的小肚鸡肠行事,的确不是大将风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