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觀察中央政策變化及政府投資意圖一個重要視角是財政資金流向。

4月2日晚間,財政部披露了2019年中央財政預算,總計34張表格及說明,詳細介紹了今年中央財政錢從哪裏來、花到哪裏去,備受市場關注。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央財政預算是中央政府收支計劃,每個數字變化的背後都能折射出中央大政方針。比如今年增值稅和個稅負增長就反映出落實減稅新政帶來的減收。

“同時,中央財政承擔着全國基本公共服務,民生等領域預算數字變化關係到老百姓切身利益。因此無論從宏觀還是微觀來看,中央財政預算報告都十分重要,也因此備受市場關注。”施正文稱。

政府預算專家、上海財經大學鄧淑蓮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近些年來中央財政預算公開的信息越來越多,財政信息公開有很大進步。不過,當前收支分類科目設置仍不夠完善,部分支出沒有對應科目而被歸爲其他支出。未來需要進一步加快完善收支分類科目,加快政府會計改革步伐,提高預算信息透明度。

收入增減平衡術

中央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於以稅收爲主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據2019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算表,今年預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9萬億元,比去年增長5.1%,增速處於歷史低位。

這9萬億元收入怎麼來?

數據顯示,稅收收入約8.3萬億元,比去年增長2.6%。其中,第一大稅種國內增值稅約3萬億,比去年下滑2.3%;個人所得稅預計收入7740億元,比去年下滑7%。此外,今年中央財政非稅收入中的專項收入和行政事業性收入也是負增長。

兩大重要稅種今年收入下滑,主要是受減稅政策減收影響。施正文表示,中央稅收收入明顯低於經濟增速預期(6%~6.5%)。如果扣除通貨膨脹,今年中央稅收收入基本沒有增長。導致稅收收入增速放緩最重要原因就是大規模減稅,稅收預期也反映出中央落實了減稅政策。

除了去年增值稅減稅政策翹尾因素外,今年4月1日增值稅稅率大幅下調,並增加進項抵扣範圍和力度,符合條件的企業新增留底稅款可退。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增值稅減稅降費規模應該超過1萬億元。今年前兩個月增值稅同比增長11.3%,隨着4月1日增值稅減稅政策實施,未來增值稅增速將明顯放緩。

個稅改革從今年1月1日起全面鋪開,包括提高起徵點、增加6項專項附加扣除和擴大稅率適用範圍等舉措。官方預計,一年減稅至少3200億元。今年前兩個月全國個稅收入已經同比下滑18.1%。

由於減稅對中央財政收入衝擊大,而剛性支出不減,爲了平衡財政收支,財政部部長劉昆曾公開表示,將增加部分金融機構和中央企業上繳利潤,並大舉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壓減不必要的支出,來籌集1萬億元平衡財政收支。

這也反映在預算報告裏。2019年,中央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即部分金融機構和中央企業上繳利潤)預計5650億元,同比增長高達75.6%。並從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中調入了2800億元。

施正文認爲,在今年積極財政政策下,財政赤字率並沒有大幅提高,一大原因就是政府動自己的“奶酪”,通過增加央企利潤、加大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來籌集收入,從而應對減稅衝擊。

壓減支出、加大對地方支持

數據顯示,2019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約11萬億元,其中約3.5萬億元留給中央本級財政,另外7.5萬億元全部給地方。

在減稅降費的背景下,中央和地方財政都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困難,爲此政府要過緊日子,削減除民生保障類的一般性支出。

比如,2019年中央本級支出同比增長6.5%,但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同比下滑了3.1%。

施正文表示,整體來看,中央財政支出規模還在擴大,體現了積極財政政策。而壓減的支出主要是政府的行政開支,不涉及民生保障類公共服務支出。

爲緩解經濟下行和減稅降費對地方財政的衝擊,今年中央依舊加大對地方財政支持,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資金預計約7.5萬億元,同比增長9%,高於中央財政本級支出增速。其中,調節地方收入差距的均衡性轉移支付約1.6萬億元,同比增長10.9%,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約2709億元,同比增長10%。

財政部稱,今年較大幅度增加均衡性轉移支付,將增強地方財政經費保障能力。

爲了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相呼應,今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中新設了一個“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今年支出預計約3.2萬億元,涵蓋教育、養老、醫療、公共衛生等領域。

中央財政這7.5萬億轉移支付資金將分配給34個省份,資金分配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傾斜。今年四川省獲得約4653億元轉移支付資金居各省份之首,河南緊隨其後,也獲得近4000億元資金。湖南、雲南獲得資金超過3000億元。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發達地區獲得轉移支付資金相對較少,不足千億。

施正文認爲,中央財政的一大職責就是均衡地區間財力,從而促進區域均衡發展。今年中央財政加大對中西部一些地區的財力支持,保障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有利於區域均衡發展。

責編:錢焜

此內容爲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繫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本文來自於第一財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