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位熟悉黑中介行業狀況(即捕捉P2P等消費金融平臺風控漏洞套取資金)的知情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前些年一些“騙貸”技術高超的黑中介輕輕鬆鬆就能實現逾千萬的年收入,但如今能賺到200-300萬元,已經相當“了不起”,甚至,有的還出現了虧損。這主要是由於多數大型P2P平臺引入人臉識別等人工智能風控技術,導致黑中介以往虛構借款人信息騙貸的套路根本“走不通”。

原標題:不合規現金貸平臺出清多米諾效應凸顯黑中介年入千萬時代終結

大量不合規現金貸平臺被出清,令黑中介產業遭遇意外打擊。

多位熟悉黑中介行業狀況(即捕捉P2P等消費金融平臺風控漏洞套取資金)的知情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前些年一些“騙貸”技術高超的黑中介輕輕鬆鬆就能實現逾千萬的年收入,但如今能賺到200-300萬元,已經相當“了不起”,甚至,有的還出現了虧損。

在他們看來,黑中介收入大幅下滑背後,一方面是互金行業監管趨嚴導致大量不合規現金貸、套路貸被迫離場,令黑中介套取資金的“對象”圈子大幅壓縮。另一方面是近年越來越多大型消費金融平臺加強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強化風控措施,迫使黑中介套取資金成本大幅提高且收益銳減,這門生意逐漸變得無利可圖。

“以往,某些黑中介可以根據互聯網網貸平臺風控漏洞,虛構成百上千個虛假借款人信息套取資金。如今越來越多P2P平臺引入了人臉識別技術,加之通過AI+地圖識別軟件檢測衆多借款人發出借款申請的地點是否一致,自動預警其中存在騙貸風險,導致上述套取資金做法無法奏效。”一位熟悉黑中介操作套路的大型P2P平臺風控部門負責人直言。

不過,消費金融市場難免會出現“漏網之魚”,比較常見的狀況是,黑中介每虛構100個虛假借款人信息,依然會有2-3個“矇混過關”,但大規模成功套取資金的幾率正日益下降。

“目前我聽說有些黑中介打算休息一段時間,甚至可能會轉行擔任消費金融反欺詐風控總監。”前述P2P平臺負責人透露。

年入千萬何至“入不敷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瞭解到,在大量非合規現金貸平臺出清前,黑中介的日子相當“舒服”。具體而言,他們每天通過數十個IP地址,向不同P2P等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發出大量借款人借款申請,每個借款人的收入、年齡、婚姻狀況、工作等方面都會存在細微不同。

“這在業界叫‘試錯’,目的是洞察各個P2P等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的風控側重點與漏洞盲點,一旦他們發現其中的風控漏洞盲點,就會有針對性地虛構大量借款人信息套取大量資金。”一位熟悉黑中介行業狀況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比如,當時有平臺特別看重借款人的收入與職業,引來部分黑中介專門虛構大量“公務員”套取資金,一次性成功獲取數十萬貸款額。

在他看來,前些年很多技術高超的黑中介年收入超千萬是相當平常的。不過,隨着這些年大量P2P平臺引入人工智能風控技術,以及互金行業監管趨嚴導致大量不合規現金貸與套路貸平臺被迫離場,黑中介的日子越來越“難過”。

“以往黑中介最喜歡盯住高利率現金貸套路貸平臺騙貸,因爲他們風控體系相對薄弱。只要有身份證與一定財務數據,幾乎每10個虛假借款人借款申請總有2-3個獲批,從而一次性騙取數萬元。”前述這位知情人士透露,何況黑中介從不擔心這些平臺會找上門算賬,因爲後者的賺錢邏輯是高利率覆蓋高壞賬獲取高收益。

然而,隨着這些年監管趨嚴導致大量“714”、“55”等高利率現金貸套路貸平臺被迫離場,黑中介的“生意”隨之大幅縮水,不少黑中介空有高超“騙貸”技巧,卻遭遇“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的窘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瞭解到,因此,不少黑中介一度打算將騙貸對象轉向大型P2P等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但收效甚微。這主要是由於多數大型P2P平臺引入人臉識別等人工智能風控技術,導致黑中介以往虛構借款人信息騙貸的套路根本“走不通”。

於是部分黑中介乾脆花錢組織幾個村農戶前往城市集體“申請貸款”,並約定獲得貸款“三七”分賬,但發現沒幾個農戶最終申請貸款成功,反而農戶進城的“開銷”巨大,導致他們入不敷出。

“究其原因,是很多P2P等大型消費金融平臺除了引入人臉識別技術,還通過大數據模型瞭解到這批借款人可能在同一個地點集體申請貸款。加之地圖軟件很快顯示這個地點又是貸款諮詢公司等類似機構,那麼平臺風控系統會立刻預警其中存在集體騙貸隱患。”一位大型P2P平臺風控部門總監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說。

解決三大行業痛點遏制黑中介

儘管日子不好過,消費金融平臺遭遇黑中介“套取資金”的事件依然時有發生。

“聽說近期個別黑中介抓住某互金平臺的身份證在線覈查風控漏洞,一下子又套取了逾百萬資金,令這個互金平臺壞賬率一下子飆漲0.3個百分點。”一位互金平臺人士向記者透露。

在多位互金平臺風控人士看來,黑中介之所以還能有所“斬獲”,主要是三個原因。

一是行業黑名單共享機制尚未全面建立,導致黑中介虛構同樣條件的借款人信息,在不同平臺獲得騙貸效果不一。比如個別平臺可能因黑名單數據不全,不幸“中招”;二是平臺借款人關係圖譜建立的進度相對緩慢,導致很多平臺無法查出借款人與黑中介的“聯繫痕跡”,無法判斷借款人是否存在騙貸目的;三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比如部分黑中介的“養號”手法也日益高超,他們會根據某些P2P平臺的風控側重點,精心包裝虛假借款人(主要是手機號碼)的通信記錄、快遞收付與社交記錄等,從而矇混過關。

“目前,不少P2P等消費金融平臺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正通過區塊鏈技術打通各個平臺的黑名單數據共享隔閡。”一位大型互金平臺風控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不過,上鍊的黑名單是否全面準確,則取決於各個P2P等消費金融平臺的“良心”與“誠信”。

“只要黑名單共享機制存在漏洞,黑中介依然會覺得自己有機可乘。”他指出。但是,隨着9月4日相關部門發文支持P2P平臺接入央行徵信系統,黑中介利用虛構借款人信息套取資金的行爲將更加艱難,迫使更多黑中介不得不考慮“金盆洗手”退出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