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獨立理財顧問能給你提供所謂的“全市場理財建議”,也就是說他們可以向你提供許多不同的潛在投資建議,併爲你推薦最符合你個人情況的。無憂無慮的年輕人從來都不是英國45億英鎊理財顧問行業的核心市場,該行業的主營是複雜的投資、房地產規劃和養老金業務。

隨着職場中“千禧一代”羣體的不斷擴大,他們對投資理財、房產購置的需求也在日益高漲。那麼在首次投資,或者對理財有疑問時千禧一代應該向誰尋求幫助呢?YoungMoney博客博主愛奧納·貝恩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爲你解讀當下千禧一代投資理財的困惑與挑戰。

你開始投資了嗎

試想一下,假如你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一名普通千禧一代,處於職場上升期,距離擁有自己的房子的目標愈來愈近,也許還在考慮存養老金或開立個人投資儲蓄賬戶(ISA: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

你也許認爲自己已經到了需要諮詢獨立理財顧問的階段了,但他們真的會給你這樣的人服務嗎?答案往往是否定的。這點已被許多年輕的專業人士證實了,我們只是還不夠有錢,值得讓他們花費時間。

其實,我們這一代人比前輩更需要理財建議。我們不得不應對助學貸款的影響,住房擁有率的大幅下降,以及由於工資問題導致自僱人士的增多。

然而,如果你打電話給獨立理財顧問,你年輕的聲音就會被解讀爲一個資金和資產都很少的客戶。除非你有很高的薪水,或繼承了大筆遺產,又或者剛剛開始一項可能很賺錢的事業,否則理財顧問不太可能從你身上賺到錢。就算他們接了你這單生意,你也不可能負擔得起他們的費用。

“援手”就在身邊。如今有一大批新的數字化服務正在試圖填補“諮詢缺口”,其中一些很新穎、巧妙且不貴,可能令傳統的顧問行業前景堪憂。

彌合“諮詢缺口”

作爲Young Money 博客的博主,我最近接受了Nucleus的邀請,這是一個有800位獨立財務顧問(IFA)用戶的數字平臺。我們將到英國各地與不同的公司交流,看是否能縮小這個代際鴻溝。

從倫敦金融城開始,事情就不太很順利。我不斷地聽到千禧一代花費太多,儲蓄太少,而且對大部分年輕人的理財建議根本成功無望,當然對凱莉·詹娜這樣的富家小姐除外。

34歲的理療師大衛·吉布森工作了15年,現在有了自己的房子,還有些閒錢可用於投資。可儘管他已在網上做了大量的功課,但還是不知道拿這筆錢幹什麼。

“我只是不知道在財務建議方面,誰能夠被長期地信任,”他說,“我真正想要的是一個能看看我的整體情況,然後說‘你應該這樣做’的人。”

英國金融市場行爲監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稱,2017年,在18至34歲的人羣中,僅有6%的人接受了理財諮詢。施羅德公司(Schroders)發起的調查顯示,同樣是2017年,半數獨立理財顧問拒絕給投資金額低於5萬英鎊的顧客服務。

無憂無慮的年輕人從來都不是英國45億英鎊理財顧問行業的核心市場,該行業的主營是複雜的投資、房地產規劃和養老金業務。

諮詢顧問被寄望於可以擺脫傳統的收費模式。諮詢公司Drewberry的研究顯示,如今大多顧問都是從其管理的資產中抽取一定比例的分成——這也是業內所說的從價模式——儘管僅有6%的客戶表示想要此種付款方式。這種模式對年輕的輕資產客戶缺乏吸引力。

與大部分她的同齡人一樣,自僱工作的選角導演Anna Dawson從沒有尋求過理財諮詢。28歲的她在愛丁堡租房居住,她爲給自己的第一套房子存錢而搬出了倫敦,她形容這個過程“緩慢且艱難”。

“我從沒有想過這回事(理財諮詢),因爲我負擔不起。如果一個月不工作,我所有的存款剛好只夠付房租。”

她的經歷也突顯出理財顧問在尋找“下一代”未來客戶時將面臨的挑戰。買房和安定下來也許是我們父母尋求理財諮詢的誘因,但不斷攀升的房價和時刻變化的生活方式意味着,我們這一代正在按下暫停鍵——有時甚至是無限期地暫停。

隨着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事“零工經濟”工作,自由職業帶來的不穩定收入嚴重影響了培養定期向養老金賬戶和個人儲蓄賬戶存錢的能力。我們所面臨問題的嚴峻程度意味着財務決策常常更容易被忽視。最近Buzzfeed上關於“工作任務困境”的一篇文章走紅,該文章強調了千禧一代對日常工作的厭惡,尤其是現實生活中。

但有些數字服務不僅想要做我們的生意,而且認爲它們可以讓千禧一代相信,儲蓄和投資並不會像他們所擔心的那樣容易引起焦慮。

機器人來解決

千禧年開創了網絡金融的繁榮。DIY投資平臺爲大衆提供了財富投資管理的機會,儘管你需要膽識過人才能獨自投資成功。

下一階段則是使用智能手機和“機器人顧問”來進行投資——但奇怪的是,“機器人顧問”既不涉及機器人,也不涉及顧問(正如你我理解的那樣)。諸如Nutmeg和Moneyfarm之類的在線數字財富管理公司,邀請有意向的投資者提交他們的投資時間範圍和風險評估,併爲他們推薦最佳的現有基金。有時候你只需1英鎊就可以開始投資。

對那些想投資、想生活步入正軌的不堪重負的千禧一代來說,這種方式是一種福音。這也是Moneybox 應用程序能夠顛覆此行業的原因。該公司利用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榮獲諾貝爾獎的“助推理論”,將投資者在線支付後的剩餘零錢四捨五入——也就是2.9英鎊的咖啡價格四捨五入至3英鎊,而10便士的差價投資到如蘋果和迪士尼之類的績優股。

投資算法出自“機器人”,但在基本層面上,它們提供的“建議”是其基金中最符合你個人情況的。去年英國金融市場行爲監管局警告稱,如果有設計漏洞的機器人諮詢模型向人們推薦與其情況不符的基金,或者提供虛假建議,那麼就有引發“違規銷售”醜聞的可能。

這是機器人顧問與傳統獨立理財顧問的重要區別。獨立理財顧問能給你提供所謂的“全市場理財建議”,也就是說他們可以向你提供許多不同的潛在投資建議,併爲你推薦最符合你個人情況的。

在這個受到嚴格監管的行業,除非你通過了嚴格的考試,達到了相關標準,並獲得規定的許可,否則你不能聲稱自己能提供理財諮詢服務。同時,來自監管的負擔有助於解釋爲什麼“全市場理財建議”成本如此之高。

那麼會不會存在這樣一種危險,即年輕的投資者在做出自己的理財選擇時,承擔過多風險呢?

上週,英國《金融時報》Money專欄報道了現下年輕投資者對衆籌項目興趣日益濃厚,即使這些項目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實現兌付。

32歲的Hayley Ard選擇投資一家名爲RateSetter的P2P借貸理財平臺。當前該平臺回報率爲4%,且向當年投資在1萬英鎊及以上的用戶提供額外150英鎊獎金。雖然Hayley所面臨的風險並不大,但P2P並不包含在英國金融補償計劃內,而且她的收益還會受到借款者違約的影響。

儘管如此,一些年輕的投資者仍然希望在財務決策方面得到更大程度的支持。一家勇敢的APP Multiply決定向平均收入爲3.9萬英鎊的年輕自僱專業人士提供免費的理財諮詢服務。等等——這怎麼可能?

該公司的聯合創始人Vivek Madlani表示,Mutiply是個沒有指責批評的地方。“年輕人受夠了被貼上不負責任的標籤,”他說。“我們的用戶正在爲目標而存錢,並考慮組建家庭。他們並不想因自己花多少錢買馥芮白咖啡或Asos(英國服飾快消品牌)而受到斥責。”

“他們想要的理財建議是不帶評判性的,是針對自己的工資、外快和生活方式量身打造的。同時,他們還希望按月進行,而不是按照傳統的財務計劃,一年檢查一次。”

傳統顧問行業會有點緊張地關注Multiply的發展,但它並不是唯一看到年輕人諮詢市場潛力的金融公司。一家財富管理公司已經開始了一項有趣的分支業務——由年輕人運營,爲年輕人服務。

Neon Financial Planning公司旗下有個很不錯的網站,展示了一系列固定收費服務,包括免費財務健康檢查、價值100英鎊半小時的財務輔導,以及每月40英鎊使用Money Info應用程序等服務。一份完整的財務評估需要750英鎊。

所有這些都被明確標記爲通用指南,而關於投資和養老金的 “受監管的個人推薦”則通常收取投資總額的0.3%,以英鎊計價。

“傳統的獨立理財顧問是50歲以上的男性,他們的很多客戶都是50歲以上。未來這一情況將會終結,”Neon的聯合創始人Jon Page說。“這些企業的建立運作方式就表明年輕羣體對他們來說沒有利潤,也不會有商機,但我認爲他們有。這些人手裏將會有世代傳承的財富,必須有人來打理這些資產。”

尾記

在這次英國之行中,我遇到了許多友善專業的顧問,他們都很樂意幫助年輕一代。但癥結在於成本、便捷和時間。解決方法似乎就是將應用程序、投資平臺及同理心三者巧妙結合。

本文摘自《FT每日英語》,翻譯:我是小F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