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因爲要在工作或會議上向一羣人演講而惴惴不安,甚至茶飯不思。不管你是自己辦企業還是身在職場,不經歷公開的演講幾乎是不可能的。同時,你的職業生涯中不可能不聽一些讓你昏昏欲睡的演講,這些演講足以讓你引以爲戒。黛安•迪雷斯塔(Diane DiResta)是美國一位資深的溝通和媒體教練,寫過一本名爲《擊倒演講》的暢銷書。她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演講理論與實踐經驗。

迪雷斯塔認爲,在演講中切忌背誦數據。一串枯燥無味的數字是“一種浪費”,“因爲數據總是在講述一個故事——有時是一個真正吸引人的故事。”“你的使命是通過數據找到故事。然後從最能吸引聽衆注意力的地方開始。以下是迪雷斯塔給出的六個妙招,對患有“演講恐懼症”的你絕對有幫助。

1. 談聽衆們關心的話題

這意味着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他們爲什麼要聽你的演講?”假設你在做一個銷售演示。不要在你的產品或服務的美妙之處鑽牛角尖,而是要預先告訴聽衆你能爲他們做些什麼。迪雷斯塔說:“從他們最大的利益開始,無論是提高他們的盈利能力,還是主導一個細分市場,或者任何他們最關心的事情。”或者生動地描述他們遇到的某個問題,然後解釋你如何幫助他們解決。當你看到人們點頭時,你就知道你觸到了他們的痛點。

2. 描述一個衝突

人類天生就對故事有反應,這門古老而強大的藝術可以追溯到我們住在洞穴裏,圍着篝火夜話的時候。那些故事套路總能緊攫我們的內心。例如,大多數賣座的浪漫喜劇電影,其實都是同一個故事原型的無數次翻拍:男生追到女生(或者相反),然後失去她,最後又重新得到。“如果沒有某種掙扎或障礙,你的故事就會變得平淡無奇。”迪雷斯塔說道,“其他原型也類似。”她補充說:“商界充斥着《英雄之旅》(hero ' s journey)和《大衛與歌利亞》(David versus Goliath)的故事。”“帶你的聽衆從高潮到低谷再到高潮。”

3. 調動所有的感官

因爲人們處理感官數據的方式不同——例如,我們中的一些人更視覺化,而另一些人更依賴聽覺或觸覺——迪雷斯塔建議儘可能多地吸引聽衆的感官。“給你的聽衆一種體驗,而不僅僅是事實。你要讓他們產生“共情”,換句話說就是:讓他們能聽到你所聽到的,也能感受到你的感受。在一次談話中,她要描述一個男人握手“軟弱無力”,她不直接說“查理握手很無力”,而是用 “軟弱無力的水母式握手”和“就像跟烏賊握手一樣”來形容。此時不少觀衆在做鬼臉,甚至聽到幾聲呻吟。那是因爲他們對此產生共情,他們對此類握手深有體會。

4. 使用類比和隱喻

1985年布魯斯·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在美國發行的標誌性專輯《我着火了》(I 'm On Fire)的主題曲中有這樣的句子:“晚上醒來時,我的牀單溼漉漉的,一列貨運火車轟隆隆穿過我的腦袋。”迪雷斯塔觀察到,他本可以說,“我晚上醒來時渾身是汗,頭痛欲裂。”但是哪個版本會激發你的想象力呢?他被稱爲“boss”不是沒有原因的。

5. 打破固定模式

當你開始用同樣的節奏和語調喋喋不休時,聽衆就會開始不厭其煩並低頭翻看自己的手機,這時你就被關在他們世界的門外了。要知道,說服力很大程度上在於表達的方式而非內容。因爲很多演講者的說話模式不免落入俗套、平平無奇。聽衆甚至直接可以猜出他下一句要講什麼。比如從事實A到事實B;以邏輯的線性順序排列等等,”這些通常情況下會讓人昏昏欲睡。我們的建議是,試着改變你的音量、語調和語速,在敘述的同時以上帝視角插入一兩句簡短的笑話——這樣你的聽衆就會提高警惕,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意外。你甚至可以使用演講教練稱之爲“提味”( salting)的技巧,你提出一個聽衆關心的問題,並承諾在演講結束時回答它。當然,最後可不要忘了回答,因爲聽衆可等着呢。

​6. 提高親和力

迪雷斯塔曾經指導過一位著名的首席執行官,他的許多廣爲人知的成功讓他在普通觀衆面前顯得咄咄逼人。在主持人令人敬畏的介紹之後,“他講了一個在於競爭對手過招中慘敗的非常有趣的故事,讓所有人都放鬆了下來。”迪雷斯塔回憶說。如果你願意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分享一些自己的缺點或失誤,你就會變得更有親和力、更真實,你的聽衆也會好奇你接下來要說的。特別是如果你還能逗他們笑的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