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這裏,就會有一個問題,很多人在體檢時,發現自己患了慢性淺表性胃炎,初看這個病本來沒什麼,但一聯想到胃癌更是嚇得不輕。臨牀資料顯示,至少一半的無症狀的慢性淺表性胃炎會發展爲慢性萎縮性胃炎。

隨着人的健康意識越來越高,定期的體檢也逐步被大家所接受。在這裏,就會有一個問題,很多人在體檢時,發現自己患了慢性淺表性胃炎,初看這個病本來沒什麼,但一聯想到胃癌更是嚇得不輕。那麼,慢性淺表性胃炎到底是啥,該不該治呢?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啥?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以前的叫法,現在的叫法是“慢性非萎縮性胃炎”。其實,通過名字,我們就可以知道一個大概:就是說胃粘膜有了損傷,是一種屬於機械性的損傷,就像手機屏幕被劃出道道,不是萎縮性的(這確實是疾病了)。

我們也可以想象得到,這種損傷絕大部分是自於我們日常的飲食,比如說,喫的食物過於粗糙,還有抽菸喝酒,愛喫辣等會刺激到胃粘膜,還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等。可以說,只要是正常的飲食,幾乎所有人的胃都或多或少有損傷,所以纔有“十人九胃”的說法。

那麼,慢性淺表性胃炎要不要治療呢?

對於此,醫生的建議是,千萬不要僅僅因爲檢查的結果,僅看名字就來決定,要綜合其他各個方面做判斷:

1、有症狀的,要治療:因慢性淺表性胃炎帶來的身體症狀,可表現爲胃部的疼痛、飽脹及堵塞感,常伴有噯氣、反酸、燒心、食慾不振、消瘦等現象;

2、即便無症狀,也不能大意:因爲,大多情況下,胃黏膜的炎症程度與症狀之間並無明顯相關性,也有一些人的耐受程度好,自己難以判斷病情。臨牀資料顯示,至少一半的無症狀的慢性淺表性胃炎會發展爲慢性萎縮性胃炎。

3、如果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需根除: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大量研究也證實根除幽門螺桿菌後可以明顯降低胃癌的發病率,尤其在萎縮、腸化生髮生以前根除者獲益更大。

總之,“十人就胃”是一個統計學上的概念,但絕不是反映病情的詞語,大家切莫理解錯了。定期的體檢是個好習慣,體檢出異樣的結果,也不要慌更不要道聽途說的不管或盲目喫一堆的保健品,此時要相信醫生的判斷,聽聽醫生的建議,纔是最自己的真負責。

我是喬妹,若覺得文章對你有用,別忘了幫忙點贊 、評論、轉發和收藏哦,您的每一個支持,對我都至關重要,爲我提供更大的創作動力!(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