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朱佳逸、潘京葉、李博技

  果雅迪、朱天澤、陳靜惟

  統稿:李博技 排版:曾蘭舒

  鏑摘

  di zhai

  沉迷遊戲,也沉迷工作,只不過前者是缺乏體育場地的留守兒童,後者是貢獻經濟的長三角人才;房產經營“去地產化”,洋垃圾轉移“東南亞化”,線上世界相互聯結不斷擴大,而在線下,中國電動汽車製造的發展和醫患關係的改變仍然阻力重重。

  每週圖表

  圓堆積圖華夫餅圖圖表組合技巧

  影視作品可視化盤點地圖

  社會

  留守兒童沉迷遊戲背後

  鄉村室內體育場面積不到城鎮1/10

  新京報圖紙

  10月22日

  

  (複製鏈接到瀏覽器查看原文)http://www.bjnews.com.cn/graphic/2018/10/22/513138.html

  數據來源:

  1、中國統計年鑑

  2、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公報

  3、電影數字節目管理平臺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截至2015 年底,中國農村青少年網民規模達7930 萬。互聯網一方面縮小了他們與外界的信息鴻溝,另一方面造成了他們之中的一部分人沉迷遊戲無法自拔。在這之中,留守兒童沉迷情況尤甚。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成果之一《青少年成癮行爲調研報告——基於2017/2018 青少年健康行爲網絡問卷調查數據分析》顯示,留守兒童的遊戲時間明顯高於非留守兒童, 兩者“每天玩4~5小時”的佔比分別是18.8% 和 8.8%,“每天玩6小時以上。”的佔比分別是 18.8% 和 8.2%。

  2017年底,文化部相關負責人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出臺答記者問時提到,國家、省、市、縣四級公共圖書館系統已經基本建成,縣級以上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達 3153個,館藏總量達9億多冊件,2016年年流通人數近7億。

  但是,公共圖書館設施網絡還不夠健全,在一些農村地區和中西部地區仍有空白點,全國有12% 的縣(區)沒有公共圖書館。而且,在全國3153個公共圖書館裏,只有122個是少兒圖書館。

  環境

  中國拒收的洋垃圾東南亞國家究竟接手多少?

  搜狐數字之道

  10月22日

  

  數據來源:

  1、UN ComtradeDatabase

  2017年7月,中國宣佈將停止進口廢棄塑料、紙類、廢棄爐渣等24種洋垃圾,並從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本文通過對比2016-2018年的數據,發現中國拒絕對洋垃圾的舉措改變了全球的垃圾處理格局,歐美多國將洋垃圾的轉移方向改爲了東南亞。

  本文涉及的數據類型較單一,使用的圖表類型並不複雜,主要是基礎圖表如條形圖、環圖。在數據處理上,由於缺少美國2018年第1季度數據,數據是由2018年上半年數據除以2得來,可能存在一定偏差。

  在可視化層面,作品使用了gif圖展現前後對比。在《對洋垃圾sayno,中國塑料垃圾進口量對比》圖中,gif圖動態呈現了2017年1季度和2018年1季度我國垃圾進口量,可以清晰地看到條形統計圖變化的過程。隨後,文章着重對日本、美國、英國進行垃圾出口分析。雖然依舊是gif動態圖,但是在細節處理上比較用心。在呈現2018年1季度進口垃圾時,中國香港和中國大陸垃圾接收數量的軸上有兩個大小不同、顏色深淺不同的圓,增強對比。

  

  醫療

  北大醫生被打,受害的是每一箇中國人

  網易數讀

  10月24日

  

  數據來源:

  1、2017年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

  2、中國法院網

  3、中國裁判文書網

  4、《27所醫院醫療糾紛發生率和賠付情況調查》中國醫院管理

  5、《暴力傷醫事件大數據研究——基於2000年~2015年媒體報道》

  6、《10 year trends in the production and attrition of Chinese medical graduates : an analysis of nationwide data .》

  本文緊貼熱點,時效性較強,從北大醫生被打這單一新聞事件出發,通過分析多年來的大量醫鬧事件而展開此篇數據新聞。本文從全國醫院診療量和醫療糾紛案件量隨時間變化情況、醫療糾紛的原因、審判中醫院敗訴率、各級醫院診療任務量、醫療糾紛關注的焦點、不同級別醫院如何處理醫療糾紛、暴力傷醫事件以及各科室發生的比例、暴力傷醫後遺症——醫學生對年輕人吸引力下降等維度展開論述,從單一新聞熱點到社會普遍現狀,再到背後的原因以及影響,最後用標題進行昇華,提醒世人“北大醫生被打,受害的是每一箇中國人”發人深思。

  可視化方面,本文采用矩形樹圖、華夫餅圖折線圖等圖表,基於不同的主題和數據要求還會組合使用,如《不同級別醫院如何解決醫院醫療糾紛》圖中將華夫餅圖、條形圖、餅圖、矩形樹圖進行組合,讓人清晰地看到各項指標的情況以及二三級醫院對比情況。

  網易數讀在製圖方面的一個特點就是充分利用圖中的空白處,將題目、數據來源寫在空白處,如果處理得當,這樣可以節省空間,也可以避免大量空白以達到美觀的效果,網易數讀之前的稿件有很多運用得當的例子。但是如果處理不當,容易誤導讀者,讓讀者產生找不到頭的誤區,進而影響閱讀體驗。下圖的《全國醫院診療量和醫療糾紛案件量對比》中,就是將標題放在2010年-2014年之間的這段空白處,但是本圖有可能讓讀者誤以爲右上角的“全國法院受理醫療糾紛案件數量”是本圖的標題,因爲它由於顏色和位置的關係而比較顯眼。當讀者再往下讀的時候發現又有一個標題“全國醫院診療量和醫療糾紛案件量對比”就會自然而然地認爲整個圖上下分爲兩部分,分別由兩個標題管控。因此題目的位置還是需要慎重考慮的。

  

  商業

  盤點|房企轉向:賣房仍是營收大頭

  但經營“去地產化”

  澎湃新聞美數課

  10月25日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40729

  數據來源:

  1、恒大、綠地、碧桂園、萬科、保利等企業財報

  2、Wind資訊

  3、中國指數研究院

  4、房天下

  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棚改審批趨嚴,金融去槓桿與防風險並存。房地產企業資金面承壓,陸續出現降溫信號,不少房企開始佈局轉型。本文從“房企賣房盈利情況”、“房企往其他領域跨界發展”、“一線城市土地遇冷情況”切入,分析地產行業被唱衰的大背景下,樓市所經歷的市場震動以及房企應對措施。

  文章主要數據來源是各企業的財報以及公開資料。在分析房企未來走勢時,文章以信息圖的形式呈現了房企大佬們的公開言論,突出了 “高科技產業”、“文化旅遊”、“美好生活”、“機器人、農業”等關鍵詞。隨後以此對房企佈局的產業進行劃分,表明未來房企轉型方向。

  在可視化層面,在《大型房企最主要的營收來源還是賣房》圖中,作品使用相互嵌套的兩個正方形表示房企營業收入和房地產開發之間的佔比關係。可以從圖中清晰地看出恒大、碧桂園、萬科、融創、世茂的綠色、陰影正方形幾乎重疊,即表示這五家的賣房收入接近營業收入。代表企業的正方形按照營收大小排序。

  長三角的“高級打工仔”都是些什麼人?

  界面新聞

  10月25日

  

  數據來源:

  1、《長三角地區數字經濟與人才發展研究報告》

  長三角地區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核心地區,經濟背後是人才,那麼,如何量化一個地區和人才的關係呢?界面用這篇數據新聞告訴你。首先,哪方面的人才最多——文章指出人才集中在ICT(資訊及通訊科技)的和製造業,其次是人才的學歷背景——長三角超過30%的高水平人才和數字人才擁有本科以上學歷,“海歸”比例約佔兩成;在接着是人才的具體技能——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等是最熱門的專業,最後和地域關係最密切的維度——流入流出程度——長三角地區國際及港澳臺人才的流入/流出比都在1以上,這說明人才處於淨流入狀態。

  在可視化方面,文章多用條形圖和柱狀圖來呈現高水平人才和數字人才的各項情況,除了傳統的靜態圖表外,還將地圖與相對應的數據製作成GIF動圖,多種方式的呈現是的文章可讀性更強。

  The stones in the road

  for China’s 2025 plan on electric vehicles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2025的絆腳石)

  SouthChinaMorning Post

  (南華早報)

  10月22日

  

  https://multimedia.scmp.com/news/china/article/2169344/china-2025-electric-vehicles/

  數據來源:

  1、Statista

  2、OpenStreetMap

  3、Tesla

  電動汽車發明於1828年,因爲電能是一種清潔能源,中國希望在2025年時電動汽車在汽車銷售的比例能達到40%。由於氫燃料電池技術的不成熟,目前電動車主要依靠鋰電池驅動,而鋰電池製作需要大量的鈷元素。剛果民主共和國是全球最主要的鈷元素生產國,每年生產6.6萬噸鈷,但這僅能滿足世界總需求的一半。

  除了缺少原料,中國電動汽車發展也面臨充電樁密度較低的情況。

  

  從世界範圍來看,中國電動車充電站的密度遠遠低於西歐和日本。即使是在經濟很發達的京津冀地區,充電站的分佈也不是很理想。電動汽車從北京出發,向西行駛150公里就需要折返,不然由於缺少充電站,這趟旅途將是有去無回的。

  

  這篇作品從電動汽車的電池原料和充電站兩個角度說明了中國電動汽車發展之路面臨的困境,其利用點密度地圖和分級統計地圖分別展示充電站的分佈和電動汽車的最遠駕駛範圍,讀者能夠獲得直觀、具體的感受。

  扎克伯格這幾年至少花220億買公司

  Instagram似乎最值

  好奇心日報

  10月24日

  

  (複製鏈到瀏覽器查看原文)http://www.qdaily.com/articles/57651.html

  數據來源:

  1、LinkedIn

  2、好奇心日報

  3、TrendForce

  4、EMarketer

  5、KeyBanc Capital

  6、QuestMobile

  7、民生證券研究院

  本週好奇心小數據關注的話題均是商業的。在這篇數據新聞作品中,分析了Facebook近幾年收購公司的動作,文章以被Facebook收購的創始公司的初創人的離職爲開頭,以此引入了科技行業是離職率最高的行業這一事實。文章再落腳到Facebook收購這幾筆是否划算的問題,用圖表和數據說明,收購Ins如今的回報可能是百倍。文章進一步將視線國內,向讀者展示了,在中國,騰訊也用類似的方法來鞏固自己行業內的份額。

  本文在數據處理上,並沒有侷限於Facebook本身,同時也做了相應的延展,即將數據視角延展到國內。在處理和說明Facebook本身收購Ins的回報的時候,數據簡單明瞭,集中的說明想要傳遞的信息點。

  而在可視化方面,採用了簡潔的流程圖和常用的柱狀圖、折線圖,對讀者來說,簡單明瞭,信息點清晰,值得借鑑。

  往期回顧

  

  Vol.56

  Vol.57

  Vol.58

  

  "掃碼即刻開啓創意數據可視化"

  本文由鏑次元數據整理撰寫完成

  添加時請註明公衆號名稱

  鏑次元長期接受優秀數據新聞作品投稿

  稿費從優

  作品請發至[email protected]

  en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