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近,一样美食又悄悄出现在这个时候;不得不说,老祖宗的智慧果然是伟大的,烟雨蓑蓑时,品上一个青绿的糯米团子,呷上一口清茶,惬意逢好时~

众所周知,青团是是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而现如今许多店里做青团,有的采用浆麦草,有的采用青艾汁,也有用其他绿叶蔬菜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让不喜欢艾草味道的小伙伴也能好好品尝青团的美味~

青团故事

青团是江浙、福建和台湾客家地区清明时节的传统食品,在各地有不同的雅号。

上海宁波叫青团,苏杭叫青团子,南京叫春团或清明团,温州唤做清明饼儿,绍兴则叫清明粿。

广府、客家人则把青团叫艾糍,不时不食的广东人不会放过哪怕一株低矮的艾草,把艾叶碾碎成汁,混入糯米团,一口下去,牙齿染绿,就是春天的颜色。

青团转变

青团千奇百怪的馅料里,以豆沙馅为最传统,彻底煮透红豆,磨烂成糊状,加猪油红糖翻炒两三个小时,时长不够浮油腻口,过火则会焦苦。

完美的豆沙馅,细腻顺滑之余,还不能被糖猪油抢去风头,要保存红豆本身的清香。

百果馅则以用糖腌了四十天以上的猪板油为灵魂,与西瓜子、松子、核桃、大红枣、绵白糖同拌,甜美中带点崎岖的颗粒感,和绵软清淡的表皮形成鲜明对比,也是经典搭配之一。

而喜咸的小伙伴也无需担心,爱吃的中国人不会放弃每一个尝试,于是就有了马兰头口味,

从凉拌野菜中汲取灵感,将初春鲜嫩多汁马兰头、甘香的香干和清脆的松子切碎拌匀,加麻油增添风味。

因为香干马兰头本身也是冷食,和青团本身的清冷属性八字相配,只咬一口,即可收获满腔春意。

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青团的做法: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

短短十三个字,充满了老饕只品风味、不问做法的傲慢。青团的制作虽然家常,但和所有的传统糕点一样,时间和人工成本高,人人都可以做出来,但不保证能做得好吃。

但是,青团无论咸甜,但品其味才是顶重要的。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