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鋼鐵產量大幅增長的情況下,鋼材市場自2018年11月斷崖式下跌以來就基本告別了此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的“盛宴”。8月鋼材產量10639萬噸,同比增長9.8%。

原標題:中國前8個月粗鋼產量增長9.1%,供給側改革進入關鍵階段

今年以來,國內鋼鐵產量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8月中國粗鋼日均產量281.5萬噸,8月生鐵日均產量229.6萬噸,8月鋼材日均產量343.2萬噸。

2019年8月生鐵產量7117萬噸,同比增長7.1%;1-8月生鐵產量54471萬噸,同比增長6.9%。8月粗鋼產量8725萬噸,同比增長9.3%;1-8月粗鋼產量66487萬噸,同比增長9.1%。8月鋼材產量10639萬噸,同比增長9.8%;1-8月鋼材產量80367萬噸,同比增長11.0%。

值得注意的是,在鋼鐵產量大幅增長的情況下,鋼材市場自2018年11月斷崖式下跌以來就基本告別了此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的“盛宴”。鋼鐵領域的上市公司業績也紛紛“堪憂”,上半年淨利潤普遍大跌,跌幅甚至高達九成。

據工信部9月2日消息,進入下半年,國內鋼鐵產量仍保持較高增長,導致鋼材市場持續低位震盪,淡季效應明顯。山東、山西、四川、陝西、甘肅、新疆等地多家企業通過主動停限產、檢修等措施,減少粗鋼供給量,限產增效,消化現有高價庫存。共同維護市場價格穩定,切實防範市場風險。

針對國內鋼企產量高企的現狀,中鋼協會長高祥明在7月29日召開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五屆十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就指出,從2019年上半年鋼鐵行業運行看,又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應該引起全行業高度關注。他特別指出,鋼鐵產量高增長背後誰在增產,亟待查清。

2017年6月30日以後,“地條鋼”產能應退盡退,“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得以改觀,鋼鐵行業優質產能得到了有效發揮,當年下半年非會員企業產鋼7500萬噸,可以認爲都是合規合法產量,沒有“地條鋼”生產;2019年上半年非會員企業產鋼12843萬噸,比2017年下半年增加5343萬噸,增長71.24%。這些企業是誰,這些產能是否合規,是否符合產業政策和環保政策亟待查清。

據中鋼協網站9月12日最新發布的講話,中鋼協黨委書記兼常務副會長、祕書長何文波也表示,一方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任務十分緊迫;另一方面,一段時間以來,受鋼材價格回升、行業效益好轉的影響,以各種名義新增冶煉能力、在產能減量置換過程中搞“數字遊戲”等違法違規新增產能的衝動,以及“地條鋼”死灰復燃的風險都在加大,片面追求量的擴張和注重質量效益兩種新舊發展理念的博弈呈膠着態勢。

他認爲,種種跡象表明,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到“船到中流,一篙鬆勁退千尋”的關鍵階段,必奮楫才能衝出急浪險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