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次,敘利亞庫爾德人地區銜接土耳其,是伊拉克和敘利亞難民進入歐洲的大門,爲了減少難民進入歐洲造成自身的壓力,法國只有不斷的投入大筆資金,爲庫爾德地區恢復經濟和收容難民。首先從表面上看,法語至今仍然在敘利亞是通用語言,歐洲國家有對舊殖民地國家實施持續影響的習慣,此前在空襲利比亞的行動中,就是法國力主之下,美英等北約國家纔出兵協助的。

2018年上半年,鑑於當時美軍宣佈準備撤出敘利亞,法國空軍和颱風戰鬥機正式進入敘利亞東北部的庫爾德地區。雖然美英聯軍早就在2013年年底開始從伊拉克陸續進入敘利亞東北部,但是法國軍隊卻罕見的沒有第一時間參與到北約盟友的行動中去。這並不是因爲法國想要置身事外,而是根據國際法,法國作爲敘利亞原宗主國,在調解敘利亞事務方面,根據國際法應當選擇迴避。

這樣的背景下,法國直到2018年敘利亞的反恐戰爭接近尾聲的時候才進入了庫爾德地區。正是因爲這些歷史因素,法國對敘利亞問題非常上心,與大多數北約國家不同的是,法國不僅派遣了大批陣風戰機前往敘利亞,而且還出動了地面部隊協助,在2018年多次協助庫爾德抵抗來自敘利亞北部的土耳其軍隊的進攻。除了軍事上的協助之外,法國發面在經濟上也在不斷的支持庫爾德。

4月1日法國外交部表示,該國將對敘利亞庫爾德武裝控制地區提高額外100萬歐元的資助。算上這筆鉅額的資助,法國對庫爾德地區的援助已經達到了1.12億美元。要知道法國雖然是歐洲經濟發展狀況較好的國家之一,但目前國內情況也並不容樂觀,黃馬甲爲了民生問題已經鬧了很久。既然如此,法國爲什麼又出兵又出錢,執意要爲敘利亞的庫爾德人做貢獻呢?

首先從表面上看,法語至今仍然在敘利亞是通用語言,歐洲國家有對舊殖民地國家實施持續影響的習慣,此前在空襲利比亞的行動中,就是法國力主之下,美英等北約國家纔出兵協助的;其次,敘利亞庫爾德人地區銜接土耳其,是伊拉克和敘利亞難民進入歐洲的大門,爲了減少難民進入歐洲造成自身的壓力,法國只有不斷的投入大筆資金,爲庫爾德地區恢復經濟和收容難民。

當然,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控制當地的IS對法國來說意義可能超過其他歐美國家。在IS猖獗的歲月裏,巴黎恐襲曾經給法國人造成了難以磨平的慘痛記憶。而事實上,根據庫爾德媒體發佈的消息,大約有3萬多的歐洲人曾經參與到了IS武裝,其中法國人的比例是最大的。2019年1月份,美軍、伊拉克軍隊和庫爾德武裝聯合行動,抓捕的爲IS進行金融服務的12名人員中,他們全部持有法國籍,阿拉伯裔佔了80%,其他都是法國本土人。

當然,這跟敘利亞當地通用法語的關係也很大,有着深刻的歷史原因,法國本身深陷其中,更加對IS深惡痛絕。這種情況下,即便是IS已經在敘利亞東北部被消滅,法國更要加緊對當地的投入,防止這些能夠講法語甚至持有法國國籍的人進入法國。這也是爲什麼美國以投入太大爲由宣稱要撤出敘利亞時,法國無怨無悔的補充進來。基於這一背景,未來在敘利亞庫爾德地區,法國的地位和作用也將會越來越突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