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說到日本80、90 年代的女神,怎麼能不談酒井法子,她16歲時就以偶像歌手的身分出道,出道至今已經超過30 年.想當年,酒井法子小姐以清純的形象和甜美的歌聲,收穫了大批粉絲, 90 年代初期,她試水嘗試海外市場,一頭短髮襯托着甜美的笑容,青春火力的她一出現在熒屏上,就贏得了觀衆們的喜愛。1992年她參加了全國選美大賽,獲日本小姐冠軍,以此爲契機進軍影視圈,多年來憑藉平成日劇“性感女神”的人設成爲諸多廣告商最愛的寵兒,亦是多部影視劇當之無愧的女主,其中讓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她與瀧澤秀明、深田恭子一起合作的《新聞女郎》。

小編:米青是神棍【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日本新年號“令和”公佈,沿用30年的“平成”即將退出歷史舞臺,憶往昔,90年代,那是日本歌曲和影視最巔峯的時期,舊時代終將結束,新時代也即將開,但是總是要做點什麼與舊時光“平成”告別,大家一起來回顧一下曾經風靡亞洲的日本女星,回憶她們風光年代。

Top1.酒井法子

說到日本80、90 年代的女神,怎麼能不談酒井法子,她16歲時就以偶像歌手的身分出道,出道至今已經超過30 年.想當年,酒井法子小姐以清純的形象和甜美的歌聲,收穫了大批粉絲, 90 年代初期,她試水嘗試海外市場,一頭短髮襯托着甜美的笑容,青春火力的她一出現在熒屏上,就贏得了觀衆們的喜愛。22歲正直青春貌美出演了人生最重要的一部電視劇《同一個屋檐下》,成爲了家喻戶曉的女演員,她飾演的小妹,柏木小雪,更是成爲多少少年的白月光,迅速成爲玉女派的掌門人。

事業的成功和愛情的成功沒有什麼必然,反而是她不幸的開始,幾段不幸感情像是龍捲風過境留下一地狼藉,酒井法子更是在前夫的誘導下走上了不歸路。

Top2.廣末涼子

1994年年僅15歲的廣末涼子憑藉一支洗面奶的廣告橫空出世,憑藉青春不失活力的形象獲得“二十世紀最後的美少女”之稱。那時候的廣末涼子元氣滿滿,朝氣蓬勃。笑容特別有感染力,給人青春活力十足的感覺。

廣末涼子的公司爲她量身定做出道歌曲《認真戀愛5秒前》,廣告藝人轉型歌手,短短一年,就被 NHK 年末音樂慶典「紅白歌會」邀請參加。廣末涼子在娛樂圈開始影視歌三棲,全能發展,這其中以 1997 年的日劇《沙灘男孩》以及電影《入殮師》最廣爲人知,更是憑藉此片獲得橫濱電影節最佳女配角。

Top3.松隆子

出身於演藝世家的松隆子,自16歲初次踏入舞臺出露崢嶸,90年代中後期,因經典日劇《悠長假期》和《戀愛世紀》而迅速成爲日本新一代青春偶像 。2001年與木村拓哉合作《Hero》破當時收視新高而後又有多次合作,她與木村拓哉被譽爲日劇史上的金童玉女,大家一度都以爲他倆會走到一起。

日本男人認爲外形清純的松隆子極具誘惑力,很多男明星都和她傳過緋聞,除了廣爲人知的木村拓哉還有真田廣之、大泉洋以及棒球明星松井秀喜。而她公開承認的男友有三個,第一個是形象設計師野口強,第二個是山本耕史,第三個就是她現在的丈夫佐橋佳幸。

Top4.常盤貴子

常盤貴子被尊稱爲“日劇女王”,她在演偶像劇上的紀錄,算得上所向無敵。自出道到走紅卻做了四年冷板凳top,1991年剛出道時的常盤貴子在演出了第一部劇集《夏娃的初戀》之後,她就一直坐冷板凳,沒什麼起色,在《惡魔之吻》中還要靠犧牲色相爭取角色。直到1995年,默默無聞了4年的常盤貴子才憑一部《跟我說愛我》而走出事業低谷。

一度被稱爲日劇女王的常盤貴子,覺得自己最慘的時光,是一九九七年,二十五歲的時候,一年拍了四部日劇,當時她覺得:「我再這樣拍下去,我一定會變成廢人!」心力憔悴的常盤貴子最開始是拒絕和張國榮合作的《星月童話》的,卻在見過張國榮本人後改變了主意,後來再度和大陸合作與劉德華拍攝的《阿虎》。

2004年,常盤貴子更被授於“百合小姐”稱號,已過三十的常盤貴子兀自散發出一種迷人可愛的百合芬芳來。

Top5.藤原紀香

藤原紀香,在日本被稱爲“世紀末超級偶像”。1992年她參加了全國選美大賽,獲日本小姐冠軍,以此爲契機進軍影視圈,多年來憑藉平成日劇“性感女神”的人設成爲諸多廣告商最愛的寵兒,亦是多部影視劇當之無愧的女主,其中讓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她與瀧澤秀明、深田恭子一起合作的《新聞女郎》。

藤原紀香跟中國影視圈在2000年的一次合作更是在香港打開知名度,受導演唐季禮之邀主演電影《雷霆戰警》,更因此跟天王郭富城戲中生情上演了一段跨國戀情。

Top6.松島菜菜子

九十年代末期,松島菜菜子被星探挖掘做平面模特,後又轉型做演員,接連出演了《麻辣教師GTO》《救命病棟24小時》《魔女的條件》等幾部劇集,一時成了收視保障的代名詞。作爲黃金時代的日劇女王之一,松島菜菜子至今風頭不減。

她曾六次拿下日劇學院獎最佳女主角,如今已經成爲青年演員眼中的戲骨。戲外的她是兩個女兒的媽媽,在育兒方面傾注心血卻也能平衡家庭與事業的關係。近幾年來,隨着孩子年齡漸長,松島菜菜子得以專心迴歸事業,她的熒屏新作,依然值得期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