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首个进入10亿级人口无现金支付社会。其中,居功甚伟的就属移动支付,甚至被国外友人评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

随着智能手机迎来大爆发,2015年开始中国移动支付几乎一夜间席卷大江南北。事实上,早在2003年中国移动支付就已经诞生,但之后的10多年一直都不温不火。然而,当移动支付横扫国内多年后,国外的移动支付竟然还停留在中国10多年前的水平。

这种情况最早可追溯到雄心勃勃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出海”遇阻。大家都知道,智能手机的规则改写者就是苹果,当年乔布斯凭借小小的苹果手机击败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两大巨头。虽然在中国苹果被戏称为“肾机”,但它对中国移动支付的发展也是功不可没。

发源于欧美的“智能手机革命”,其实对欧美移动支付的发展作用不大。毕竟欧美属于超前消费国家,“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因此一些欧美国家凭借信用卡老早就进入了“无现金社会”,如北欧国家。生活中习惯了信用卡的欧美人,自然没有新鲜劲儿去尝试移动支付。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会折戟海外。

事实上,中国移动支付爆炸性发展的关键是网购的兴起,得益于中国10亿级庞大的网购市场,中国移动支付才得以迅速崛起。而在中国之外,很多国家网购环境并不是很发达,甚至有些国家的网购才刚刚兴起。国外缺乏网购这个必要的土壤,移动支付出海自然就没戏。

国外不能用移动支付,但并不代表欧美人不喜欢移动支付。这些年,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体验过移动支付后,都觉得比他们自己国家生活还要方便。当很多老外习惯在中国“一机在手,说走就走”后,回国后甚至再也不习惯使用信用卡或现金支付。

网上有个观点,美国为什么不用移动支付,那是因为美国用不起。现实中,美国4G基站总数只有几十万个,而在华为的加持下,中国拥有数百万个4G基站。欧美先天硬件条件不行,自然没法效仿中国大范围推广移动支付。从中国支付宝们在海外屡屡遇冷,便可见一斑。

不得不提的是,国外在移动支付领域至少要落后中国十年。10年前,中国移动支付环境和当前的西方很像,基本上无人问津。目前日本、韩国、法国、英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很多商家也在积极推行移动支付,但基本上仅服务于中国游客,并不针对本地居民。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至少达到7亿以上。事实上,这和中国人跨过PC时代,直接进入移动手机时代有关。反观欧美国家仍然是PC当道,老外们更习惯使用电脑购而不是手机。在这种降维打击下,欧美市场短时间超越中国简直痴心妄想。

随着中国移动支付走向海外,虽然目前遇到了不小的挫折,但可喜的是,海外华人也开始使用移动支付。相信移动支付在国外的普及,很快就将颠覆西方信用卡所缔造的”无现金社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