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嘗君,本名爲田文,是齊國人。他和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楚國的春申君一道被後人稱作戰國四公子,緣於他們四人都招募了許多的士人作門客。孟嘗君號稱有食客三千(不開飯店真是可惜了),之所以有這麼多士人歸附,很重要的一點便是田文禮賢下士。除了金錢,還表現出對門客的尊重。其中一條便是飲食待遇相同。《史記》中說,一天晚上,孟嘗君招待這些門客喫飯,門客甲不知道什麼原因揹着火光在黑影裏喫。這情景被門客乙看到了,他以爲是伙食不同,而甲心虛怕被人看見,於是很惱火,放下碗筷就要辭別而去。孟嘗君馬上站起來,瞭解原因後,親自端着自己的飯食給門客乙看。看到孟嘗君的伙食和自己的一樣,門客乙因爲誤會了田文而心生愧疚,然後就自殺謝罪,先秦士人的氣節確實不一般。不過這個故事成立的一個前提,便是先秦獨特的分餐制。大家都是“各人自掃門前雪”。正因爲食物是單獨分給個人的,所以門客乙才懷疑甲的食物和自己的不一樣,比自己的更高級。那麼爲什麼到後來又變成了合餐制呢?下面來說一說。

各位讀者看完本篇文章之後,還有什麼好的意見或者是補充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