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本名为田文,是齐国人。他和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一道被后人称作战国四公子,缘于他们四人都招募了许多的士人作门客。孟尝君号称有食客三千(不开饭店真是可惜了),之所以有这么多士人归附,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田文礼贤下士。除了金钱,还表现出对门客的尊重。其中一条便是饮食待遇相同。《史记》中说,一天晚上,孟尝君招待这些门客吃饭,门客甲不知道什么原因背着火光在黑影里吃。这情景被门客乙看到了,他以为是伙食不同,而甲心虚怕被人看见,于是很恼火,放下碗筷就要辞别而去。孟尝君马上站起来,了解原因后,亲自端着自己的饭食给门客乙看。看到孟尝君的伙食和自己的一样,门客乙因为误会了田文而心生愧疚,然后就自杀谢罪,先秦士人的气节确实不一般。不过这个故事成立的一个前提,便是先秦独特的分餐制。大家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正因为食物是单独分给个人的,所以门客乙才怀疑甲的食物和自己的不一样,比自己的更高级。那么为什么到后来又变成了合餐制呢?下面来说一说。

各位读者看完本篇文章之后,还有什么好的意见或者是补充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