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进和武松之间首先不是朋友关系,而是主客关系。武松投靠柴进,是因为柴进有养士的名声:专一招接天下往来的好汉,三五十个养在家中。武松自认为是好汉,慕名而来。柴进招揽好汉,自然应该待之以礼。当然,相应的,好汉也应该知恩图报。武松去投柴进,身无长物。靠的只是天生神力和武艺。可是,武松的特长,柴进没有用。换句话说,柴进招揽天下宾客,只是要个好客的名声。或许他是追慕古人,像孟尝君养士三千。

柴进冒着被连坐坐牢的危险,收留武松一样,白养了他一年,算得上是非常讲义气了。然而,就是因为养了武松这么长时间,让武松觉得柴进的优待是应该的。相反,柴进的仆人稍微有些怠慢,武松就感到怒不可遏,拔拳打人。要知道,你是个走投无路来投靠柴进的逃犯,人家肯收留你就是天大的面子,武松根本就没有要求生活条件的资格。但最终武松还是和柴进闹翻,之后也没有什么交情。

阳谷县知县论权势,论地位自然是远远不如柴进的,可为什么武松对阳谷县知县如此恭谨?还跪下磕头?原因就是武松从没有想过要和阳谷县县令做“兄弟”,他把自己位置摆的很正,自己就是民,县令就是官,县令要给他一份公务员工作,他当然感谢万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