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大湘菜報總經理羅毅致辭

羅毅先生在湖南日報下屬媒體,全國唯一菜系命名的《大湘菜報》任總經理,是一位資深媒體人,諸多知名媒體發表過很多意義重大的文章,目前主要負責湘菜推廣工作,組織了一系列影響很大的湘菜出訪和品牌打造活動。

羅毅先生爲人和藹、風趣,對待工作一絲不苟,談起湘菜,更是妙語連珠。他是湘菜品讀專家;是湘菜烹飪發燒友;是從路邊店到星級賓館的座上賓;是湘菜大佬們忘年交;還是地方餐飲文化的發掘者;更是一位情繫湘菜、致力於湘菜發展的癡情漢子。

湘菜大師羅幹武

9月22日,他在湘菜大師羅幹武收徒儀式上的講話,那份對事業的滿腔熱情,讓我們對湘菜發展的新方向有了更深的瞭解。

一、師訓強調文化,已經超過了很多大師的層次

“‘秉持優良廚德,弘揚湘菜文化,傳承烹飪技藝,成就師門產業’這四句話是羅氏師門的師訓。前面兩句話首先強調師德,講文化,後面兩句講技藝、講產業。強調師德都是所有大師的共同要求,在羅氏收徒儀式上,羅幹武大師不僅強調師德,更講文化,很多大師沒這麼高的指導層次”

這是羅毅先生在這個收徒儀式裏感受到的最大的不同。

收徒儀式現場

黨的十八大以來,大家都在努力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湘菜文化源遠流長,湘菜大軍快速擴張,省外、國外攻城略地,有多少不爲人知的故事?怎樣打造餐飲人的專屬輿論場……

羅毅先生與羅氏師門大弟子廖仁合影

作爲新一代湘菜人,湘菜精益求精不僅重技術,更多要從烹飪文化挖掘,在科學領域總結,在烹飪藝術上升華。羅氏門下人才濟濟,除了廚師長、食材和原料老總、大型餐飲連鎖老闆外,跟其它師門不同是,羅氏師門還有裝修公司老總、記者、攝影師、媒體人、瓷器專家和服裝設計師等,他們活躍在各自的崗位上,其中不僅有在廚房紮根的,有的是報社的一支筆,有的在各大主流媒體上經常觀點獨到的,有的在各大藝術展上頻頻亮相,不勝枚舉。

在新時代裏,湘菜的故事不只是師父和徒弟口口相傳的故事;不僅僅是廚師和食客間郎朗上口的故事;更是需要各個知識面的專業人才來發現、描述和包裝,更多的平臺來分享、傳播和吶喊,才能讓更多的人有湘菜的故事,讓更多人爲湘菜而感動。不僅有德、有藝、有技、還有文化,這正是羅氏師門的特點。

二、湘菜出國,羅門走在了我們前面

在湘菜出湘,湘菜出國方面,羅幹武大師早已快人一步,因其早年出國從廚,曾遠赴德國傳播湘菜多年,對海外的人文情況和就業環境也比較瞭解,也就成爲把湘菜人和湘菜推出國的老資歷,爲湘菜廚師的海外人才輸送增柴添火,累計引薦湘菜廚師到美國、馬來西亞、德國、西班牙、荷蘭等國家就業,有幾百餘人。

海外和外地弟子發來的祝福視頻

其中,2001年拜羅幹武大師爲師的鄧傑軍,在師父的推薦下於2015年去馬來西亞從廚,借勢亞太區家喻戶曉的華琪國際集團,創造了馬來西亞的第一湘菜品牌——“湘廚”,在馬來西亞形成了連鎖品牌後,分店又開回到了廣州。

泰國皇家寺廟住持照坤貼大師爲“湘廚”新店剪裁

據瞭解,馬來西亞是個多宗教,多種族,多元化的國家,主要是有馬來人、印度人和華人,也有部分基督教徒。隨着國家的進一步開放,湘菜在馬來西亞市場有着很好的發展勢頭,“湘廚”主要選址在寫字樓和高端社區,主要的消費者是當地華人,和很多高端湘菜一樣,大部分消費者也喜歡少油、少鹽和少辣的湘菜。

深受馬來西亞消費者喜歡的“湘廚”湘菜

因此,鄧傑軍根據當地人的口味,將湘菜進行了改良,堅持“只留傳統,沒有正宗,物無定味,烹無定法,適口者珍”的原則,爲湘菜走向世界另闢蹊徑!

羅毅先生與鄧傑軍先生合影

我想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不管你在世界那個地方,不管是哪裏的人,他們能從湘菜裏品出的湖湘的根,從湘菜故事裏聽出湖湘的情。你帶去的不只是一道美食,一個技巧,一個文化,而是股耐得煩、霸得蠻的勁,那股感改天換地的精神!

三、《大湘菜報》主要在做什麼工作

繼粵菜、川菜、杭幫菜之後,湘菜成爲中國餐飲界的第四次浪潮。然而苦於缺乏一個能集中發聲、傳播湘菜文化、影響力大的專業媒介。兩年前,湖南新聞界的一支新軍《大湘菜報》的誕生,正好填補這個空缺。

該報在“大”字上做文章,不拘泥關注單個企業而是整個產業鏈,一出生就以“讓湘菜走出湖南,走出中國,成爲世界菜”爲宏達志向。兩年來《大湘菜報》爲我們引薦了諸多湘菜大師,主辦了不少湘菜活動挖掘了不少地方食材和地方文化,下一步將與湘菜人共尋湘菜海外繁盛之道,將湘菜推向世界舞臺。

湘菜能有今天,僅僅靠炒幾個菜是不夠的。“酒好,不怕巷子深”是過去式了,如今流行的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文化是人類最大的產業,湘菜是湘文化最大的產業。文化和餐飲一個是精神食糧,一個是物質營養,結合在一起意味着要講好飲食故事。

湘菜的故事誰來講?就需要大湘菜報這樣的媒體來講湖南的故事,講湖湘文化的故事,講湘菜的故事,講湘菜人的故事。大湘菜報把羅氏師門等湘菜人的故事推廣出去,不斷推出湘菜出省、出國的活動,爲餐飲界搖旗吶喊,讓更多人看到了中國烹飪技藝的博大精深,看到湘菜的講究和品味。湘菜產業走出湖南、走出中國、走向世界,最終還是要靠人,靠湘菜人做好湘菜美食,靠媒體人寫好湘菜故事,兩者缺一不可。

附:羅毅發言全文(修正稿)

尊敬的各位嘉賓,各位羅氏師門的師兄弟們,大家中秋節快樂。羅大師收徒,我是有兩個理由要來,這第一個是,作爲一個羅家人,我們羅門有光,又增加新丁了,第二個理由我們大湘菜報,有名這麼美麗又能幹的妹子,也是你們羅門的師妹。我以前常說在這個湘菜人裏頭,我是能寫文章的人裏最會做菜的,做菜裏面文章寫得最好的,但是現在我發現這個妹子她做菜已經超過我了,文章很快也會超過我,爲什麼這麼說?因爲她加入了羅氏師門,這個廚藝和文筆都是非常飛速的精進,所以我就感覺到我們這個羅氏師門不得了。

我稍微瞭解了一下,我們羅氏師門光是湘菜大師就有20幾個,從開始有“湘菜大師”這個評定以來也就300多個湘菜大師,羅氏師門就佔了20來個,湘菜名師更多。而且我們這個羅氏師門的師兄弟姐妹們,不光有廚師,有廚師長,有總廚,而且有食材企業家,有餐飲界的老闆,真是人才濟濟。

我還發現羅氏師門這個師訓非常有意思,四句話“秉持優良廚德,弘揚湘菜文化,傳承烹飪技藝,成就師門產業”我發現這四句話裏面兩句話講精神層次,兩句話要講物質層次。前面兩句話首先強調師德,講文化。我參加了很多大師的收徒儀式,強調師德是所有大師的共同要求,但強調師門的文化,可還有很多大師沒這麼高的指導層次,而且我們也確實在羅氏這個收徒裏面感受到深深的文化。

我認識你們這些師兄弟裏面的很多人,都是這個有德、有藝、有技、有文化的謙謙君子,像廖仁大師,羅贊大師,回孃家的老總龍國輝,辣之源的老總何春良我都非常敬重的這些餐飲人,所以我們羅門在湘菜文化裏頭是不得了的一支,我對羅大師這麼大的年紀,門下人才濟濟表示衷心地祝賀,也祝賀大家新進入羅門的你們,你們是走對門了,拜對人了。

另外大湘菜報,承接了政府層面對外出省出國推廣湘菜這麼一個任務,我感覺到這個和我們羅門又是一脈相承的,羅大師他出國比較早,而且他還有一個特點把湘菜人和湘菜推到國外去的資歷也很老,推出去有幾百人,剛剛來的賀信裏面,有在美國,在馬來西亞的,聽說還有在德國和西班牙的,我覺得把這個湘菜推出去,羅門走在我們前面了,我們湖南日報也會以羅門走到哪裏,我們就走到哪裏,傳承湘菜我們共同努力!

謝謝大家。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