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涼山10月27日訊(川網集團報道組 劉瑞強 攝影報道)10月26日,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四川新聞網等20餘家網絡媒體走進涼山深度貧困地區,聚焦昭覺縣脫貧攻堅。當天,採訪組一行來到去年央視熱播劇《索瑪花開》中的谷莫村,眼前看到的彝家新寨比電視劇中的谷莫村還要美。

谷莫村位於昭覺縣特布洛鄉,和電視劇中的谷莫村一樣,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村。谷莫村第一書記羅雅宏告訴記者,全村有151戶601人,其中貧困戶30戶138人。谷莫村結合鄉村旅遊發展和村民脫貧的實際需要,以“看得見青山綠水,留得住美麗鄉愁”爲理念,開展了彝家新寨建設。

谷莫村第一書記羅雅宏向記者介紹村裏的扶貧攻堅情況

越過村口的小河,谷莫村彝家新寨就出現在記者眼前。一排排嶄新的住宅分佈在小河兩岸,整潔的水泥路沿着小河向村內延伸,鴨子在河中戲水,小夥在路旁的籃球上肆意揮灑汗水,孩子們在健身小廣場上歡快地跳着皮筋,大人們在家門口的菜地裏勞作……

谷莫村彝家新寨外景

在谷莫村村民俄的曲西家門前,記者注意到,俄的曲西家的庭院裏從舊到新排列着三棟房屋,對比十分明顯。村支書木坡曲爾告訴記者,三棟房屋分別是上一輩修建的低矮土坯房,6年前修建的空心磚小瓦房,和今年建成的磚木閣樓。“俄的曲西一家近年來發生的變化,生動展示了谷莫村脫貧攻堅的歷程。”木坡曲爾說,俄的曲西早年喪夫,一個人帶着四個孩子,十分不易。在精準扶貧政策的帶動下,她養了130多隻閹雞,通過“以購代捐”的方式定向銷往佛山,閹雞的價格可以達到17元/斤。今年,俄的曲西已經賣出了一頭牛,收入4000多元,等到全部閹雞出欄,全年至少有3萬元的收入。得知記者們前來參觀自家的新房子,俄的曲西滿面笑容地從家裏衝出來迎接,她臉上的笑容透出滿滿的幸福感。

谷莫村村民俄的曲西在6年前修建的瓦房門前迎接記者

記者現場看到,與俄的曲西家一樣整潔漂亮的彝家新居在村裏隨處可見。羅雅宏告訴記者,全村有107戶納入了彝家新寨建設,政府每戶補貼3萬元,佛山幫扶321萬元,銀行提供貼息貸款,農戶自籌部分資金。“至於貸款和自籌資金,不會給村民增加太大的壓力。”羅雅宏很有底氣地說,谷莫村採取“以獎代補”“以購代捐”等方式,正大力發展家庭散養閹雞產業。僅此一項,2016年就實現戶均增收1400元以上,2017年實現戶均增收2800元以上,兩年翻了一倍。同時,全村還在大力發展烏金豬養殖、核桃種植、勞務輸出等增收產業,村民收入持續增長。

羅雅宏告訴記者,谷莫村彝家新寨的建成爲當地發展鄉村旅遊打下了基礎。“依山傍水,有茂密的植被,有清新的空氣,還有特色的彝族風情,很適合發展鄉村旅遊。”羅雅宏信心滿滿地說,村裏正在發展以“脫貧攻堅”爲主題的鄉村遊,特意留了幾套老房子用來打造脫貧攻堅微型博物館。村裏還組織留守婦女成立了“阿媽合唱團”,進行彝族民俗表演。“村裏有25戶村民住宅是按照鄉村旅遊的住宿條件進行修建打造的,明年就將迎來第一批遊客。”羅雅宏說,谷莫村將着力打造成產村相融、農旅融合的新型農村,相信今後谷莫村村民的生活將更加美好。

依山傍水的彝家新寨環境優美

“谷莫村彝家新寨的建設,確實爲當地村民帶來了好處。”現場採訪的中國日報網記者賀霞婷表示,從目前來看,新寨讓村民有了安全舒適的住房;從長遠來看,發展鄉村旅遊,又能帶動村民就業以及種養殖等產業的發展,將給村民帶來更多收入。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爲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