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沙大橋作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佈後,首個投入使用的超級工程、民生工程、創新工程,早已不僅是單一的“跨江通道”,它的通車,爲依傍在中國南海水域的城市羣打開了新的空間,成爲了互通粵港澳大灣區的新動脈,對於促進區域間經濟發展要素的快速流動和珠三角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意義深遠。南沙大橋通車後,大灣區核心區又增添一條重要的過江通道,其串聯起珠江東岸和西岸,從廣州南部到東莞的路程可縮短10公里,比現在縮短約半小時車程,在虎門大橋通行日漸“飽和”的情況下,南沙大橋通車能夠有效改善周邊區域交通環境,加速大灣區人流、物流,實現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經濟圈。

前言:4月2日,南沙大橋(虎門二橋)正式通車!這個總長度爲12.89公里的超級工程,展現的氣貫長虹的“中國跨度”令人驚歎!

經五年興建,4月2日,在新中國迎來七十華誕之際,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鋼箱梁懸索橋——南沙大橋(即虎門二橋項目)正式通車。

臨江遠眺,跨江傲立的主塔、川流不息的船隻、蔚藍的天空、碧綠的江水,南沙大橋氣勢如虹。

南沙大橋風采要橫屏欣賞哦!

南沙大橋項目將成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後首個投用的重要交通基建工程,與已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在珠江口東西岸架起橫向“黃金通道”,共同撐起粵港澳大灣區的“主心骨”。

南沙大橋的開通,意味着什麼?

穗莞路程縮短約半小時,實現一小時生活圈

南沙大橋路線起於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順接廣州繞城高速公路南環段,同時與廣珠北線高速公路連接,終點與廣深沿江高速公路相接。

南沙大橋通車後,大灣區核心區又增添一條重要的過江通道,其串聯起珠江東岸和西岸,從廣州南部到東莞的路程可縮短10公里,比現在縮短約半小時車程,在虎門大橋通行日漸“飽和”的情況下,南沙大橋通車能夠有效改善周邊區域交通環境,加速大灣區人流、物流,實現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經濟圈。

互通粵港澳大灣區的新動脈

南沙大橋項目於2003年開始謀劃,2013年12月正式動工,歷經10年謀劃、5年“智造”,完成了舉世無雙的同一項目兩座超千米的世界級跨江特大橋建設。

此刻的夢圓,爲更遠大的夢想插上了翅膀。

環繞在南沙大橋周邊的,是廣州南站、寶安機場這樣的交通樞紐,廣州南沙自貿片區、東莞松山湖科技園區這樣的現代經濟載體,以及廣州大學城、深圳雲計算中心、東莞散裂中子源等重要的創新載體。

當前,國家戰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如火如荼。南沙大橋作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佈後,首個投入使用的超級工程、民生工程、創新工程,早已不僅是單一的“跨江通道”,它的通車,爲依傍在中國南海水域的城市羣打開了新的空間,成爲了互通粵港澳大灣區的新動脈,對於促進區域間經濟發展要素的快速流動和珠三角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意義深遠。

灣區置業,首看軌道交通

之所以要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很大程度就是爲了實現不同體制下的區域融合發展。

軌道交通方面,廣深港高已鐵於去年9月開通,全長26公里,設廣州南站、慶盛站、虎門站、光明城站、深圳北站、福田站和西九龍總站共7個車站。

另外,南沙總投資1869億的74個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正在有序推進中。其中,新(在)建軌道交通約53公立,南沙港鐵路全線開工,深茂鐵路(深圳至江門段)建設加快推進,地鐵18號線、22號線已進入盾構隧道掘進階段。

除此之外,深中通道、深湛高鐵、深珠通道等項目也在推進中。

對於購房者來說,南沙大橋開通對於其交通輻射區域板塊的影響重大:其中包括番禺亞運城板塊和南沙慶盛、金洲等重點板塊以及東莞沙田板塊。未來的房價將會隨着南沙大橋開通等軌道利好,迎來新的變化。

深圳借勢騰飛,再度提升核心競爭力

從目前粵港澳地區的交通格局來看,不難看出,深圳和香港已經成爲兩個核心地區,香港是對外的中心,而深圳是連接香港與內地的必經之路。

對深圳來說,除了深中通道、深珠通道、粵港澳大橋外,還規劃了蓮塘口岸、大鏟灣海口港岸、廣深港客運專線口岸等6個口岸,深圳必能發揮自身優勢,再度提升核心競爭力。

此外,以軌道交通爲最根本基礎,在產業、經濟、政策等多個因素之下,深圳對人口的吸引力逐年提升,據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深圳常住人口是1302.8萬,淨流入49.8萬。

高端人口的聚集效應,折射到樓市,就是“宜居深圳“。

隨着深圳樓市成交回暖,購房成本下降,受2018年“嚴政”影響的市場信心將會再次迴歸,那麼樓市也會進入新的“紅利期”,此時置業自然正是好時機。

財富總會留給窺探到先機的人,而這個良機你“get”到了嗎?

“get”到了就趕緊關注

美聯物業資訊嘮嘮吧!

免責聲明:“嘮金粵港澳”欄目所使用部分文字、圖片來自互聯網收集,主要用於供給大家學習、交流。我們尊重原創作者和單位,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或電話聯繫我們,我們將立刻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