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紅圖書館是什麼。你去過網紅圖書館嗎。

如果還有人在2019年吶喊中國沒有人去圖書館,那麼TA肯定是沒去過天津最負盛名的網紅圖書館——濱海之眼。

網紅圖書館是什麼?

它跳出了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型功能框架,直接落點於“網紅”,是打卡型即來即走的城市公共景點。

而天津的濱海之眼,堪稱是圖書館中的網紅標杆,無數次出現在新聞資訊中,吸引萬千遊客專門趕赴,成爲近幾年國內風頭最盛的公共圖書館,沒有之一。

part.1城市新5A級景點——網紅圖書館

美國時代週刊在給“2018全球最佳場所”top1天津濱海圖書館的獲獎評語是這樣寫的:

任何哀嘆公共圖書館衰落的人都應該去中國天津看看。天津濱海圖書館自2017年10月開放以來,以其新穎的結構吸引了近180萬遊客。

非常棒,但聽起來似乎有哪裏不對?

圖書館的主要受衆,難道不是 讀者 嗎?

然而在現代營銷話術的宣傳下,網紅圖書館已經成爲繼商場、鞋城、茶莊、墓園之外的第五大城市新5A景點,正在日漸統治抖音/小紅書/知乎旅遊攻略榜單。

沒有網紅圖書館的打卡攻略是 沒有靈魂 的。

不止沒有靈魂,而且還要在小姐妹間“我比你會玩”的battle中,被旅遊打卡鄙視鏈暗戳戳地踩上一腳,“你去xx竟然都沒去過那個圖書館?我的新頭像就是在那裏拍的呢”。

相較於一般城市景點而言,網紅圖書館是介於藝術館和電影院之間最本地化而又國際化絕佳旅遊打卡地,讓你產生一種優雅閒適又充滿情調,自己也一步邁入中產行列的錯覺。

part.2網紅圖書館的關鍵詞

對於一個“合格”的當代圖書館而言,最重要的,不是館藏、不是服務、不是便民、不是全能,而是必須要有一個醒目的網紅搜索關鍵詞

孤獨/大海/木屋/山間/自然/玻璃/後現代。

這麼多套營銷話術,總有一套能夠戳中你。

這個關鍵詞就像雪花的應援色一樣,即使是同一種三原色調出來的橙,都要在叫法上區分爲“活力橙”和“珊瑚橙”。

網紅圖書館撞關鍵詞,就相當於撞應援色,必須要精確到RGB值上,不然以後營銷出來的旅遊GDP都不知道算到誰頭上。

比如同樣主打曲徑通幽、遺世獨立、遠離市區的網紅圖書館——三聯書店海邊公益圖書館和戴家山村雲夕圖書館。

三聯書店海邊公益圖書館就被稱爲“史上最孤獨圖書館”。

因爲它位於秦皇島北戴河新區的海邊沙灘,距離大海不足百米,方圓十幾裏不僅沒有人煙而且只有它一棟灰色建築,每天與大海爲伴,真“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在這種網紅圖書館門口拍個照,直接預訂年度最受歡迎朋友圈TOP3

而戴家山村雲夕圖書館則被營銷成“最美鄉村圖書館”,它盤旋在600米小山上,由兩座畲族民居改造而成,圖書館中一磚一瓦一窗一梁都保留了畲祖鄉村的民俗原貌。

去這種網紅圖書館打卡,朋友圈文案都直接給你寫好了——登山閱金經,和你心靈一起來一場詩意的冒險。

至於坐下來讀書什麼的?沒可能的

part.3論當代圖書館構建的正確評判標準

拍照不好看的圖書館不是好圖書館

在畢業照取景地中,圖書館學校大門作爲門面擔當蟬聯多屆TOP2,唯一且主要的原因還是顏值。大學圖書館尚且如此,更遑論網紅圖書館。

在網紅圖書館打卡鄙視鏈中,如果沒有一扇像樣的大門,就一定要有一面足夠絢麗的書牆。

比如深圳的雅昌藝術中心,全國最大的藝術圖書館,5萬冊你摸都摸不着、連書名都看不清的藝術藏書擺滿了直通三樓的巨大書牆。

總投資2個億,可能有1.8個億花在這面書牆的打造上。華麗炫目到足夠滿足任何奇怪誇張的拍照pose,再搭配高冷到完全愛答不理、近似奢侈品BA的服務氣質,讓人油然而生一種“就算花200塊進來拍一張做作的打卡照片也值得”的錯覺。

是的沒錯,這家網紅圖書館,收錢

沒有設計理念的圖書館是沒有靈魂的

比如上文提到的天津濱海圖書館。

在還沒有踏入圖書館一里範圍內時,你就能充分感受到這座圖書館對你的蜜汁吸引力——那就是濱海之眼的眼神鬼魅又魔幻

因爲在這座圖書館內有一隻巨大的“眼睛”鏤空在整棟建築的一至三樓間,也是設計理念來源。

只要你在圖書館方圓五百米以內,你都無法避開這隻巨大的“濱海之眼”,讓你不經意間夢迴《魔戒》的索倫之眼,來一場後現代的都市奇幻體驗。

藏書太多的圖書館不是真正的圖書館

網紅圖書館的藏書密度也就跟俄羅斯的人口密度差不多大

戴家山村雲夕圖書館佔地260平方米,藏書近2萬冊。

秦皇島三聯書店海邊公益圖書館佔地450平方米,藏書不過萬餘本。

深圳雅昌藝術中心佔地面積12534.58平方米,藏書卻僅有五萬冊。

而近兩年屢獲好評的天津濱海圖書館,其最有名的打卡拍照點之一書山——據說高達六層,旁邊還設置了蜿蜒向上的樓梯,放眼望去正契合“書山有路勤爲徑”的設計理念,第一眼看過去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然而實際上,哪怕沒戴隱形眼鏡、五米之外人畜不分的人都能看清,那面書山其實只有最下面三層放了書,其他的都是書籍照片打印出來貼上去的

這座圖書館佔地面積33700平方米,實際藏書僅18萬冊,平均每5.34本書共同分享1平方米麪積

能夠輕易到達的圖書館不是真網紅

網紅圖書館的位置千奇百怪,它們分佈在海邊、在碼頭、在深山、在開發區,就是不在你公共交通半小時活動圈可以到達的地方。

關於這一點,王安石早有預言——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但凡你想拍照的心不夠強烈和純粹,都無法支撐你走到打卡的那一刻。

比如戴家山村雲夕圖書館、浙江松陽陳家鋪平民書局、徽州碧山書局三家最美鄉村圖書館,均位於古山村落雲深不知處。

再比如安徽銅陵碼頭圖書館,運用鋼結構玻璃幕牆,將建築“懸浮”在舊碼頭上,營造出下、中、上三個觀江平臺,“下層靜思、中層閱讀、上層觀景”,是首個將廢棄碼頭改造成全民閱讀點的項目,屬於公益性的公共文化設施。

可它的到達方式和功能服務卻一點也不公共: 可能需要你 轉2次以上車、乘坐12站以上的公交車站再步行1公里 才能到達。

part.4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圖書館?

博爾赫斯說,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但肯定不是這些網紅圖書館的模樣。

當然,這些圖書館的建成初衷肯定是好的,它們一邊承載了豐富市民精神生活的職責,另一邊也成爲城市文化地標的代表。

就比如,秦皇島的三聯海邊公益圖書館建成4年,吸引了近10萬讀者慕名而來,天津濱海圖書館落成僅2年就帶來了近180萬遊客的效益。

然而在另一方面,讀者的蜂擁而至與打卡式停留,也使得這些圖書館定位逐漸模糊。更何況部分網紅圖書館本身服務性並不是很突出。

我國的圖書館建築標準中明確列出,圖書館設計應根據其性質、規模和功能,分別設置藏書、閱覽、檢索出納、公共活動、輔助服務、行政辦公、業務及技術設備用房等。

但基於對網紅景點式的打造,重設計而輕服務、重概念而輕館藏已經成爲了網紅圖書館的通病。

藏書不多花樣很多、採光很差設計很好、打卡無數但停留很短。

同樣是網紅打卡點的大英圖書館,每年能夠吸引逾百萬的遊客前往,但除了這些漂亮的旅遊數據之外,它還有1400萬本藏書和優質的核心服務價值,全部開館後每天能夠爲4000餘名讀者提供閱讀服務,坐實網紅之名經久不衰。

對於日漸網紅化的圖書館而言,如果僅滿足於遊客的打卡關注,大風吹過,網紅寵兒們又換了一撥

只有迴歸圖書館本身的價值,去網紅化,才能讓圖書館真正持久的獲得網紅化效應。

你去過網紅圖書館嗎? 感受如何?

歡迎在評論裏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