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5G網絡技術的加持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牽頭的中日醫院肺血管病團隊與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共同進行了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肺栓塞遠程會診教學查房。遠程查房開啓後,來自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陳麗君醫師彙報了肺栓塞病例:患者葛女士突發胸部不適,通過全面檢查後被確診爲肺栓塞,隨後給予抗凝治療。

(健康時報記者 李桂蘭)肺栓塞具有高發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殘率的特點,肺栓塞在診治過程中合併出血,如何止血?該不該抗凝、怎樣抗凝?困擾着很多臨牀醫生。

近日,在5G網絡技術的加持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牽頭的中日醫院肺血管病團隊與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共同進行了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肺栓塞遠程會診教學查房。

遠程會診用上5G,醫科院院長王辰會診肺栓塞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及其肺血管病團隊通過5G遠程會診

遠程查房開啓後,來自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陳麗君醫師彙報了肺栓塞病例:患者葛女士突發胸部不適,通過全面檢查後被確診爲肺栓塞,隨後給予抗凝治療。但患者接受抗凝治療後又遭遇出血,病情複雜且危重,治療難以抉擇。

針對這一難題,王辰院士及其肺血管病團隊首先通過5G遠程會診,與患者葛女士展開了面對面交流。

隨後,團隊藉助一臺AI超聲機械臂和一個4K攝像頭爲遠在千里之外的葛女士進行了5G遠程血管超聲和婦科超聲檢查,檢查過程中的圖像、語音、場景均得到實時同步傳輸。在無延時查看檢查結果後,王辰院士團隊爲葛女士提供了肺栓塞防治的最佳方案。

遠程會診用上5G,醫科院院長王辰會診肺栓塞


5G遠程會診現場

近日,我國已經啓動了《基於5G技術的醫院網絡建設標準》制定工作,此《標準》是由醫療行業與通信行業共同聯合啓動的5G+醫療的行業級標準,將納入國家衛生健康標準體系。

雖然5G助力遠程查房還處在探索階段,如何解決延時問題,加強參與方的實時互動,傳播高清的影像資料,團隊間的磨合性等,這些因素都制約着醫生能否爲患者提供確切判斷。

但我們相信,藉助5G低時延、大寬帶、高速率的網絡特徵,遠程會診、遠程超聲影像、遠程心電等醫療協作水平將得到更好地提升。

5G環境下的相關遠程醫療業務,勢必將與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及邊緣計算等前沿科學技術發生深度融合。將徹底重構醫患的連接方式,並引發醫療生產力的變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