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兩大電網突然下發嚴控投資令,這究竟是怎麼了?

包攬全國人民供電業務的兩大電網公司,突然下發了嚴控投資令,這究竟是爲什麼?

近日,國家電網內部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嚴格控制電網投資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部門各單位以產出定投入,嚴控電網投資規模並加強投資管理,同時明確虧損單位不再新増投資。

按照《通知》,國家電網將嚴禁擅自擴大投資界面和超標準建設、超過覈價投資規模和範圍安排投資,以及嚴禁過度追求高可靠性的“錦上添花”項目。

與此同時,《通知》規定不得在投資計劃外安排輸變電資產租賃,不得以投資、租賃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開展電網側化學儲能設施建設,以及不再安排抽水蓄能新開工項目等。

繼國家電網《通知》發佈後,南方電網發佈的《優化投資和成本管控措施(2019年版)》亦稱,要強化電網投資全過程管控及投入產出機制建設,非管制業務要聚焦戰略轉型方向優化佈局。

官方資料顯示,國家電網供電人口超過11億人,南方電網供電人口2.54億人,它們幾乎全部包攬了全國人口的供電業務。

對於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上述舉措,這兩家公司的內部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均表示,這也“太突然了”。但他們同時表示,這也在情理之中。

根據這兩大電網的官方說法,這是在落實中央關於國企改革、“過緊日子”的決策部署,同時也是爲了適應輸配電價改革和降價預期,而主動嚴控電網投資和成本。

在國家電網方面,該公司稱,因電網業務收益率大幅下降,首輪監管期多輪次下調輸配電價,政策性投資任務持續增加,各級企業虧損面持續擴大,投資能力不斷降低,其經營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輸配電價改革是2015年中國啓動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和價格機制改革的關鍵環節,也是電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輸配電價改革就是“管住中間”的關鍵改革措施,目的是轉變對電網企業的監管模式,打破電網在“買電”和“賣電”兩頭的“雙重壟斷”,爲電力價格市場化奠定基礎。

換言之,改革就是要管住中間這部分“過路錢”,利用成本監審等措施,去掉與輸配電環節無關的成本,最終覈定輸配電價水平。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周大地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介紹,此前電網企業主要通過收取“賣電”和“買電”的“差價”獲取利潤,將按照“成本加成”的原則收取“過網費”。

“這就是在割電網企業的肉。”其中一家電網企業的內部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說。

相關數據顯示,輸配電價改革以來平均每千瓦時減少近1分錢。截至2019年初,第一輪輸配電價監審和核定共計節約輸配電成本超1000億元。

與此同時,爲落實國家降價、清費、減稅等減負措施,國家電網在2018年共減輕相關用戶電費負擔915億元,其中一般工商業減負792億元,降幅12.4%,超額完成“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的目標。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說:“目前壓電價是一個趨勢。”

自2015年電力體制改革實施以來,2016~2018年,國家電網投資性現金淨流量連續爲負,分別爲-3569.37億元、-4269.9億元和-3521.43億元。此外,國家電網的經營性業務利潤也在縮水。國家電網2016-2018年利潤總額分別爲903.77億元、910.24億元和780.14億元。

2019年4月18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下稱“中電聯”)在北京召開2019年第一次理事長會議暨2019年經濟形勢與電力發展研討會,有電網企業高管表示,在經營方面,受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和電量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今年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和國家電網一樣,南方電網稱,近年來,公司爲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形勢,投入大規模資金對城市和農村電網進行了改造升級。但在投資規模持續保持高位的情況下,基層單位不同程度存在重投入、輕收益,重立項、輕管理等問題。

南方電網還稱,未來,如何進一步強化成本精益管控,積極拓展增效空間,是擺在電網企業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2019年年初至今,電網基本建設投資呈現下行趨勢。中電聯公佈的1-9月份電網設備投資總體完成額2953億元,同比下滑14.2%,電網投資增速持續放緩。

“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如果再繼續進行大規模投資,電網企業必然出現大的虧損。”林伯強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與此同時,國資委對它們的要求也可能出現了改變。”

似乎是受到國家電網上述《通知》的影響,電網裝備設備商國電南瑞(600406.SH)在12月4日收跌近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