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慶雲

12月7日,“宇宙最強”甄子丹登上《吐槽大會》,成爲主咖。而這檔節目的策劃人李誕也親自出馬,爲這一期節目貢獻“宇宙最強”吐槽,諷刺甄子丹,是“短暫而又不摧殘”。

《吐槽大會》終於來真的了,李誕諷刺甄子丹,短暫而又不璀璨

在李誕的吐槽環節,這位當今的脫口秀一哥直接開掛,諷刺甄子丹:唐宋元明清,甄子丹在這裏面,代表的歷史時期,是五代十國,歷史的車輪,化身成吳京的樣子,無情地在甄子丹身上碾過……我們的功夫巨星,是有一個傳承的……但是甄子丹在其中,就很像一個過渡時期,短暫而又不璀璨。

一時間,甄子丹是“五代十國”時期,“短暫而又不璀璨”成爲網友們熱議的話題。本來甄子丹老師是去《吐槽大會》“洗白”的,但因爲李誕的這幾句扎心言論,反而讓甄子丹老師的“時期”真的蒙上了陰影。“宇宙最強丹”的時代真的結束了嗎?

其實,說甄子丹的時代結束了,不如說是港片武打片時代的又一次迷茫。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邵氏電影方興未艾,真正把中國的武打功夫電影發揚光大,這一電影類型,更是港片貢獻給世界的重要電影類型之一。那個時代的功夫片,確實是票房擔當,那個時代的電影巨星們,也多是武打演員。

《吐槽大會》終於來真的了,李誕諷刺甄子丹,短暫而又不璀璨

這種武打電影,將武俠、警匪乃至於愛情片都提攜進來,觀衆在看到劇情之外,更是能夠跟着電影當中的武打動作學習一招半式。港產武打片最輝煌的年代,更是生出各種分支,連殭屍類電影,都是武打片上的“一朵明媚的花”。武打成爲重要電影的重要看點元素。而甄子丹以前的大量武打明星,都是承接了時代的便利。

甄子丹的崛起,應該是處於港片武打片青黃不接的年代。尤其是《葉問》系列的產生。2008年《葉問》首部上映,一舉拿下8487.8萬元的票房。這一成績,在現在而言,可能只是某些大片一日的電影票房了。而在十一年前的內地票房市場而言,武打片拿下這個票房,無疑意味着港產功夫片可能再次進入到了新的時代。《葉問》的這一票房成績,對功夫片是救命的。

此後,大量“葉問”題材的功夫片問世。《葉問前傳》、《葉問:終極一戰》、《葉問宗師傳奇》、《葉問外傳》、《葉問之九龍城寨》等等“葉問”電影紛至沓來。甄子丹確實用《葉問》開創了香港功夫片的一個新時代。《葉問》之前,香港功夫片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在票房上毫無建樹可言。然而,這一時期,功夫片上卻生存着大量的工作人員,包括武打設計、動作替身、動作演員和動作拍攝團隊等等。

《吐槽大會》終於來真的了,李誕諷刺甄子丹,短暫而又不璀璨

顯然,甄子丹的“五代十國時期”,又爲香港功夫片“續命”十年有餘。在這十年當中,功夫片除了升級自己的動作設計之外,更是在題材上尋求突破,試圖讓武打電影能夠在票房上獲得更多的成功。也正是“葉問”開創出來的“續命十年”,養活了大量的功夫片工作人員,讓大家有一個轉型的過渡期。

目前,“結束”甄子丹時代的,當然是吳京。因爲他的《戰狼2》在票房成績上確實一枝獨秀,很難被超越。吳京時代的到來,是武打片的內容轉型。從邵氏電影以來,中國的武打片都集中在武打前輩身上,喜歡塑造葉問、黃飛鴻、霍元甲、陳真等民國武打英雄。但這些英雄人物身上的故事,不具備現代觀感。

作爲武打片,首先要解決的事情便是,這些武學師父們爲何而打。爲何而打方面,尤其要具備現代思考價值纔行。打滿清、打倭寇、打十三行奸商等等,顯然已經屬於內容上較爲過時的部分了。武打片曾經的沒落,並非甄子丹們不努力,而是我們的武打編劇們一直沒有找到新的題材內容突破口,沒有解決爲何而打的現代性問題。

《吐槽大會》終於來真的了,李誕諷刺甄子丹,短暫而又不璀璨

反觀吳京帶來的《戰狼2》時代,在爲何而打的現代性問題上,做出瞭解決。吳京“戰狼”在片中爲何而打呢?爲了保護自己國家的僑民遊客,帶上營救的主題,施展武打的實質,現代性猛然具備了,大量影迷也跟着“羣情激憤”,電影移情作用明顯,打的硬朗,影迷開心,票房水漲船高。

影迷能夠跟着劇情內容共振,電影票房就會猛漲,這是必然。吳京爲武打片帶來了新的內容創意。但這意味着甄子丹時代的結束嗎?顯然並不能這麼草率地下定結論,結束甄子丹的“五代十國”時代。相反,一個新的題材內容的開創,可能意味着更多的類似影片的風起雲湧。

中國電影市場一直是創造奇蹟的年代,保不齊甄子丹也會出一部“戰狼”式的作品,迎合了影迷的心性胃口,一下子也在票房上火爆非常。“武打”雖然也是一種電影類型,但它更多的是一個電影要素罷了,可以靈活運用在各類電影題材當中。比如,在剛剛崛起的國產科幻電影領域,就可能給武打更多的發揮空間。

《吐槽大會》終於來真的了,李誕諷刺甄子丹,短暫而又不璀璨

在《上海堡壘》當中,鹿晗飾演的綿軟小生,引發影迷巨大詬病。在對外星作戰的過程當中,若是出現甄子丹、吳京這樣的武打功夫明星,又會如何呢?武打結合科幻,現代熱火力,融合中國傳統武術,這可能也是新的題材內容,會有意外效果。

其實,李誕的發言當中,本身就漏洞百出。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甄子丹、吳京等人,誰也沒有結束誰的時代,大家都在探索武打元素在電影當中新的融合點。而武打動作設計,一直是電影拍攝當中的重要類型,而且武打團隊依舊是電影當中最值錢的拍攝運營團隊。這些人,沒有此消彼長,而是彼此促進,正在找尋中國“武打”的全新題材類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