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歷年多次點評中國足球,最關鍵觀點“逃避衝突”“缺乏合作”

2018年10月3日,時爲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的馬雲出席世界貿易組織2018公共論壇。新華社發

近日在巴黎舉行的世界教育論壇上,中國富豪馬雲作了演講,提出了自己對於教育孩子的觀點。馬雲表示,教育應該讓孩子學會如何面對危險和衝突,他以中國足球隊戰績不好爲例子,提出了“爲什麼他們踢不好”的問題,認爲原因在於遇到衝突時,中國球員很容易就退縮了。

媒體摘錄了馬雲的一些發言:

教育應該訓練我們的孩子去面對危險,當問題來臨時如何面對。過去中國教育方式很特別,我們將孩子緊緊護住。

中國足球隊很糟糕,14億人口找不出11人,去戰勝馬爾代夫這樣只有幾十萬人口的小國。

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小時候父母不允許我們提出挑戰性的問題,當我們遇到衝突時,我們就選擇逃避。我們的足球運動員帶球到前場,遇到衝突的時候就跑開了。

人們說中國沒有規則,我認爲有。如果中間有網,我們就能做得很好。如果沒有中間沒有網,我們就會陷入困境,足球籃球都不行。如果是乒乓球,我們就能做好。一個人的比賽,我們就可以做好。

獨生子女就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如果孩子學不會團隊合作,那麼中國如何和世界其他國家合作?

馬雲歷年多次點評中國足球,最關鍵觀點“逃避衝突”“缺乏合作”

2018年1月,馬雲在“推動電子商務發展”論壇上發言。 新華社發

這不是馬雲第一次對中國足球作出指點,儘管外界很多人將他定位爲“中國足球的門外漢”,只是一位“有錢而擁有發言權的富豪”。

就在3年前12月初進行的一個媒體的中國年會時,馬雲發表了《當東方遇見西方》的演講,當中也談到了中國足球,其觀點跟在本次在巴黎教育論壇上的觀點差不多:

我們國足連中國香港隊都踢不過,想想看就是有問題的。人家是11個人踢得像1個人一樣,我們是1個人踢得像11個人一樣。東西方文化還是有差異的。

東方講究迴避衝突,我小時候只要在外面打了架,不論我是否打贏,我爸都先把我打一頓再說,這是中國曆來以來教育的東西。而西方是講究衝突中解決問題,所以看足球,我覺得很有意思,我們的個人技術都很好,不講團隊,只講個人技術不錯,但是到了禁區的時候,進不去了,射不進,原因是我們怕衝突,一撞就退。

中國的運動很有意思,我們的大球,球越大沖突性越強,小球就搞得很好,中間有一張網我們搞得更好。所以只要有規矩中國人還是做得不錯的,連排球都搞得很好。

而在當年11月的世界浙商上海論壇暨上海市浙江商會成立三十週年大會上,馬雲在發言中同樣談到了自己對中國足球的認識,其主旨還是中國足球“缺乏合作”精神和球員“迴避衝突”:

前段時間有人說我不懂足球,其實我不懂零售,也不懂互聯網,更不懂金融,但是可以做出的,我懂的是別人需要什麼,懂足球的中國人不亞於一千萬人,但是懂足球改革更重要,去想一下,我們生活在亞熱帶,種田我們是農民出身,農民是不需要跟邊上人配合來種田的,我們靠天的,西方一些北溫帶一帶,歐洲,它是遊牧民族,遊牧打獵需要配合的,我們一直缺乏配合的精神。

拿東西方文化進行對比,西方的文化是黑白分明的、是有對抗的,東方講究適應,所以我們的球到了禁區以後,一衝撞我們就完了,只要有網的事情我們都乾得很好,沒網的事情我們都不靈,網球、乒乓球、排球都搞得不錯,但是身體一衝撞我們就完了,因爲我們從小的教育是不能跟別人吵架,其實衝撞何嘗不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我們不願意去衝撞,不願意去擔當,不願意去解決這些問題,永遠組織不出一支了不起的球隊起來。

馬雲歷年多次點評中國足球,最關鍵觀點“逃避衝突”“缺乏合作”

2015年,馬雲(右)與王健林參加央視節目。

作爲廣州恒大淘寶俱樂部老闆之一,馬雲早在2015年9月參加央視財經頻道《對話》欄目15週年慶典時,就與萬達老闆王建林就中國足球問題有過直接的對話。馬雲當時談到了自己投資恒大俱樂部的原因:“我投資恒大的樂趣不是在於比賽贏不贏,而是爲了踢開門看看裏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馬雲表示,他在投資恒大後,就發現了中國足球的問題:

看了以後我才發現足球原來是這樣,難怪搞不好。我熱愛足球,不是因爲這項運動本身,而是中國需要足球運動這樣的團隊運動。國內的體育運動單項成績都非常突出,但是合作配合精神卻很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