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瞭解,受長期吸菸、社會老齡化、空氣污染等因素影響,我國肺癌發病率正以每年26.9%的速度增長,成爲綜合發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一的“健康殺手”。

國際肺癌研究學會首次舉辦的亞洲肺癌大會(IASLC Asia Conference on Lung Cancer, ACLC)近日在廣州舉行,亞洲肺癌大會主席、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吳一龍教授表示,由於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公衆對肺癌早期發現意識不足,近八成肺癌患者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故建議肺癌高危人羣應定期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

血液中查出肺癌指標值高,就是肺癌嗎?專家稱這並不作準

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公衆對肺癌早期發現意識不足

五類高危人羣是“肺癌候選人”

國際肺癌研究學會主席、意大利都靈( Turin) 大學醫學腫瘤中心、Giorgio V. Scagliotti教授認爲,肺癌的發病率在全球來講總體是呈上升趨勢,不發達國家或者是中等發展國家明顯高於發達國家,爲何?因爲在美國和歐洲等發達的國家,肺癌發病率基本上是穩定持平,甚至略有下降,這和針對高危人羣的篩查不無關係。

肺癌高危人羣有哪些呢?主要有五類——

吸菸。每日吸菸超過20支。肺癌青睞年齡大於45歲的人羣,如果有吸菸史,吸菸指數達到每年20包以上,以及長期被動吸菸的人,就屬於肺癌的高危人羣,應每年進行體檢和肺癌篩查。

肺癌的發生與家族史有關。有研究表明,家族中有肺癌患者,其一級親屬患肺癌的概率較正常人高2.5倍,證明了肺癌有家族聚集性。

職業危險因素不容忽視。長期接觸無機砷、石棉、鎘、鎳及其他化合物等高致癌物質的人較易患肺癌。

慢性肺病史人羣。如果有慢性咳嗽、咳痰、咯血、消瘦等有慢性肺病史的人也要小心。

常呆空氣質量差的室內。除了室外的霧霾污染之外,室內空氣污染對人體肺部的傷害也不容忽視。

低劑量螺旋CT是肺癌的篩查工具

在中國要降低肺癌死亡率,必須注重早期發現。驗血查肺癌標誌物能早期發現肺癌嗎?

最近,陳先生在購買商業保險,由於提交的體檢報告中,有一項通過血液檢查檢出“細胞角蛋白19片段升高”,報告結果中明確寫上“肺非小細胞癌原偏高”而被拒保。

吳一龍解釋,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是非小細胞肺癌的標誌物,在少數肺結核、肺間質纖維化、肺炎患者中CYFRA21-1水平有所升高。但是,目前確診是否爲肺癌,並不是通過驗血檢測標誌物,低劑量螺旋CT纔是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查工具,能發現小於1釐米的腫瘤。

同時,他提出兩點:一,CT篩查發現的肺部小結節大部分爲良性,只有少部分是惡性,這需要有經驗的專科醫生判斷;二,首次肺癌CT篩查後,應該間隔多久才做第二次?一般建議不必每年都做,可以每兩年做一次。

常規胸片並不能檢出早期肺癌

很些人認爲,通過常規胸片檢查,能早期發現肺部疾病。吳一龍表示,胸部X線片肺結節發現率明顯低於低劑量螺旋CT,對於1釐米以下的小結節常常漏診,低劑量螺旋CT發現的病竈數可8倍於普通X線片,低劑量CT發現的亞臨牀小肺癌76%在X線片上無法顯示。

所以,用胸片和驗血來發現早期肺癌是很困難的,建議肺癌高危人羣用低劑量螺旋CT定期檢查。低劑量的CT檢查可以發現80%的早中期肺癌,能極大提高肺癌的早診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