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辦方還專門舉辦了“杳杳寒山道:寒山文化論壇”,此次論壇是在視覺展示的基礎上,集結了來自於國內外範圍內的一批有影響力的寒山研究學者,如比爾·波特(Bill Porter)、鍾玲、查屏球、張文江等,從“寒山文化及其域外傳播”“寒山與中國思想”等方面展開,以跨文化的視角爲觀衆探尋寒山在藝術形象、外域傳播、精神內涵上的邊界,與會學者們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爲大衆呈現出不同視角下的寒山文化解讀。管懷賓《流隙》展出現據主辦方介紹,此次是以“寒山”爲主題,聯合中國美術學院策劃舉辦的展覽及論壇活動,藉由“寒山”這一文化現象在跨文化傳播中的獨特性,去發現其在當下社會環境下所產生的文化共感。

12月7日,“寒山:寒山美術館兩週年主題展”在蘇州寒山美術館對外展出。展覽從寒山精神出發,集合了9位藝術家,由他們的作品管窺寒山詩意的當代形態。展覽期間,主辦方聯合中國美術學院藉由“寒山”這一文化現象在跨文化傳播中的獨特性,還專門舉辦了“杳杳寒山道:寒山文化論壇”。

清代羅聘的《寒山拾得圖》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 ”這是唐代詩僧寒山《杳杳寒山道》的名句。自宋至清代,從大文豪蘇東坡到書家黃庭堅、再到雍正帝,無不心向寒山詩詞顯露的那種迴歸自我、迴歸原點的精神趣味。黃庭堅甚至說自己 “前身寒山子,後身黃魯直”,而“姑蘇城外寒山寺”也一直有着巨大的文化影響。

由蘇州高新文旅集團有限公司支持,寒山美術館與中國美術學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寒山:寒山美術館兩週年主題展”12月7日正式在蘇州寒山美術館對外展出。據悉,作爲寒山美術館成立兩週年的主題展覽,此次展覽從當代藝術的角度對“寒山”進行新形式的闡述,所探討和展現的是對“寒山”這一獨特文化現象的一次不同尋常的求索。“展覽從寒山精神出發,集合了9位藝術家作品,試圖通過展覽與論壇管窺寒山詩意的當代形態。”策展人王巖說。

展覽現場的水墨作品

“立體寒山”:寒山形象及主要影響譜系

據主辦方介紹,此次活動首先着重關注和展示的,是從傳統圖像與現代研究基礎之上的“寒山”回顧。在展覽序廳的現場,以圖式的形式大致梳理了“寒山的身份”“寒山主要的傳緒脈絡及影響譜系”,由此爲大衆呈現出一個相對立體的寒山形象。

展覽現場

寒山是唐代著名詩僧。歷來對寒山的生平沒有確定的結論,一般有“初唐時人”與“中唐時人”兩種說法。嚴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以《北史》、《隋書》等大量史料與寒山詩相印證,指出寒山乃爲隋皇室後裔楊瓚之子楊溫,因遭皇室內的妒忌與排擠及佛教思想影響而遁入空門,隱於天台山寒巖,自號“寒山”。

寒山經常在山林間題詩作偈,其詩通俗,表現山林逸趣與佛教出世思想,蘊含人生哲理,譏諷時態,同情貧民。後人輯成《寒山子詩集》3卷,《全唐詩》存詩312首。元代傳入朝鮮、日本,後譯成日、英、法文。 這位富有神話色彩的唐代詩人,曾經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隨着二十世紀的到來,其詩卻越來越多地被世人接受並廣泛流傳。正如其詩所寫:“有人笑我詩,我詩合典雅。不煩鄭氏箋,豈用毛公解。”

展覽現場

相比於中國古代的主流詩人,寒山在國內的研究中,很長一段時間內屬於“非主流”,甚至“邊緣式人物”。但我們也能從歷代人們留下來的文集記載中,可以搜尋到寒山最開始的影響。如宋代蘇軾參照寒山詩體作《擬寒山詩八首》;黃庭堅甚至說自己“前身寒山子,後身黃魯直”;王安石也曾作《擬寒山拾得二十首》;詩人陸游曾經校勘、辨誤《寒山子詩集》;理學家朱熹因寒山詩刻字不清而倡議校刊、重刻以爲流傳。而到了清代,雍正帝胤禎又敕封寒山爲“和聖”。寒山所代表的是一種隨心所欲的生活方式,是迴歸自我、迴歸原點的精神趣味,也正因爲此,成就了其精神的連綿影響和持續傳播。

多維傳佈:寒山及其精神的跨文化傳播

事實上,寒山所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他的詩文及精神傳播上。其傳佈影響從唐代延至當今,由中國抵達海外(以日韓、歐洲、美國爲主)。在國外的寒山詩及其文化意義甚至遠超中國國內,且不斷‘被經典化’。

據主辦方介紹,寒山詩最先影響的域外國家是日本。早在北宋年間,日本僧人成尋從國清寺帶回《寒山子詩帖》,寒山詩自此開始在日本流傳開來。歷代傳述中,雪舟、狩野元信等一大批畫家也爲寒山畫像,成爲日本至寶。同時,日本學者譯註《寒山詩集》,發行寒山紀念郵票(1977),舉辦音樂會(1999)等,都顯示了寒山與日本文化的內層關係。

展覽現場

20世紀50年代,寒山詩藉由日本傳到美國,引發“寒山熱”。對以“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嬉皮士”(Hippies)爲代表的文化運動產生了深刻影響。他們像寒山那樣成羣結隊到山林曠野追尋自然樂趣,視寒山爲“精神偶像”。同時,被稱爲“美國寒山”的蓋瑞·斯耐德(Gary Snyder) 選譯了24首寒山詩;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ac)在《達摩流浪者》中專門題寫“獻給寒山”。如今還有比爾·波特(Bill Porter)不僅翻譯了《寒山詩集》,還重走“寒山之路”,成爲當代寒山精神文化的大力推行者。此次展覽也因此專門邀請了比爾·波特(Bill Porter)前來參加文化論壇,展覽開幕當天,圍繞本次展覽,蘇州高新區文體中心合方書坊以“尋寒山不遇”爲主題,特邀比爾·波特先生和何善蒙教授做客分享。

佟飆《無情對面是?河》

20世紀的歐洲大陸如英國、法國等國家的學者和翻譯家,也傳達出對寒山詩的熱情。1954年,英國漢學家亞瑟·韋利在《遇見》雜誌上發表了寒山詩27首;到60年代,英國禪宗研究專家布萊恩在自己的禪學專著中提及並翻譯了寒山詩。

法國學者們流露出比英國更加明顯的對寒山詩研究的熱情。從1957年敦煌學專家吳其昱的《寒山研究》開始,到1975年漢學家雅克·班巴諾翻譯《達摩流浪者:寒山詩25首》,再到1980年鄭榮凡與哈維·科勒合譯《寒山:絕妙寒山道》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爲我們展示了寒山在跨文化傳播方面所產生的輻射力。

寒山:寒山文化的當代藝術闡述

目前對寒山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對其詩歌的研究,以及他作爲“文殊”“和聖”形象在民間產生的影響,卻很少從藝術和寒山精神的當代延續等角度進行關注。寒山美術館本次展覽正即是從當代藝術的角度對“寒山”進行新形式的闡述,所探討和展現的是對“寒山”這一獨特文化現象的一次不同尋常的求索與探尋。展覽從寒山精神出發,集合了包括高世強、管懷賓、王公懿、徐龍森、嚴善錞、陸衡、梁紹基、曹曉陽、佟飆等9位作品內涵與寒山精神契合的藝術家,由他們的作品窺見寒山詩意的當代形態。

其中高世強的新媒體藝術創作“山水行動”是中國美術學院發起的一個長期創作、研究的影像計劃,其目的是將中國人的山水經驗及其背後的世界觀,活化在當代,分享給世界。

高世強的新媒體藝術創作“山水行動”

據策展人王巖介紹,此次展出的《山水:雲山六章》是山水系列的第二階段大型影像裝置作品,作品將自然的山水“移到”實驗影像之上,體現了帶有禪思的哲學情境。管懷賓的的作品連接古典與當代,將中國古典美學融入其空間裝置形態,使傳統文化元素在當代藝術語境中獲得廣泛的延伸與拓展。如此次參展的作品《流隙》以詩意化的情懷,物換星移、時過境遷下某種歷史時刻的記憶喚醒。

王公懿《輞川圖錯綜》

王公懿的作品多是來自於她在修行途中隨緣而化的任心之作,展現了他對古代文化精神的致敬,參展作品《輞川圖錯綜》《寒林》與《高古·太華夜碧》等都反映出其創作意圖與寒山精神觀的契合。來自天台的藝術家梁紹基,他持續以蠶的生命歷程爲媒介進行藝術創作,本次參展的《雲》是他攜蠶絲彌滿的鏡子驅車去天台名勝瓊臺仙谷追雲的記錄。

此外,書法家陸衡所抄錄的《寒山詩》,佟飈的山水符號和圖式,嚴善錞的靜適之境,以及曹曉陽所圖繪“山水結構”的察萬物、明心念等,都與我們今天所提及的寒山文化在很多層面上形成了呼應。“而這實際也反映出,正是寒山及其精神在歷經千年之後的持續性傳播,其內核有着更加多元化的樣態,只不過在每個時代都有與其相對應的發展內容和模式,這也反過來印證着寒山精神的多樣性。”策展人王巖說。

曹曉陽《咫尺之間系列寫生》紙本木炭

管懷賓《流隙》展出現據主辦方介紹,此次是以“寒山”爲主題,聯合中國美術學院策劃舉辦的展覽及論壇活動,藉由“寒山”這一文化現象在跨文化傳播中的獨特性,去發現其在當下社會環境下所產生的文化共感。主辦方還專門舉辦了“杳杳寒山道:寒山文化論壇”,此次論壇是在視覺展示的基礎上,集結了來自於國內外範圍內的一批有影響力的寒山研究學者,如比爾·波特(Bill Porter)、鍾玲、查屏球、張文江等,從“寒山文化及其域外傳播”“寒山與中國思想”等方面展開,以跨文化的視角爲觀衆探尋寒山在藝術形象、外域傳播、精神內涵上的邊界,與會學者們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爲大衆呈現出不同視角下的寒山文化解讀。

寒山文化論壇現場

論壇通過主題演講和圓桌討論的形式,以跨文化視角爲觀衆探尋寒山在藝術形象、外域傳播、精神內涵上的邊界,以此破譯寒山文化傳播之門的密碼,求索寒山之路,也從更深層次探討文化是否獨立於外部因素成就其自身影響,這也是由“寒山”這一主題所帶來的深刻思考。

此次展覽由蘇州高新文旅集團有限公司支持,寒山美術館與中國美術學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台州學院和合文化研究院與蘇州寒山文化研究院協辦。展期爲2019年12月6日至2020年2月29日。

據悉,寒山美術館成立兩年以來,已舉辦20餘場高質量的藝術展覽,從“想象力工廠”感知與思辨的體驗到“寒山-白夜” 週年慶60小時不閉館的藝術生活踐行,從“絲維越界”傳統藝術的現當代表達到“平行交叉”不同國度之間傳統工藝的碰撞……無論是人文關照,還是美學感知,藉由跨界藝術的互動所帶來的多元文化迸發,傳遞着藝術的活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