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中氨基酸 1。

蛋白质基本含义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以"脱水缩合"的方式组成的多肽链经过盘曲折叠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物质。蛋白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氮元素。

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按一定顺序结合形成一条多肽链,再由一条或一条以上的多肽链按照其特定方式结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就是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支架和主要物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活动的存在。

2.原子数

由m个氨基酸,n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n个—COOH,至少含有n个—NH2,肽键m-n个,O原子m+n个。

分子质量

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ma-18(m-n)

基因控制

基因中的核苷酸 6

信使RNA中的核苷酸 3

蛋白质中氨基酸 1

3.蛋白质组成及特点

蛋白质是由C(碳)、H(氢)、O(氧)、N(氮)组成,一般蛋白质可能还会含有P(磷)、S(硫)、Fe(铁)、Zn(锌)、Cu(铜)、B(硼)、Mn(锰)、I(碘)、Mo(钼)等。

这些元素在蛋白质中的组成百分比约为:碳50% 氢7% 氧23% 氮16% 硫0~3% 其他微量。

(1)一切蛋白质都含N元素,且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为16%;

(2)蛋白质系数:任何生物样品中每1g元N的存在,就表示大约有100/16=6.25g蛋白质的存在, 6.25常称为蛋白质常数

(3)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高分子。蛋白质分子上氨基酸的序列和由此形成的立体结构构成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蛋白质具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

4.蛋白质性质

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通过肽键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蛋白质分子中存在着氨基和羧基,因此跟氨基酸相似,蛋白质也是两性物质。

(1)水解反应

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经过多肽,最后得到多种α-氨基酸。

蛋白质水解时,应找准结构中键的"断裂点",水解时肽键部分或全部断裂。

(2)胶体性质

有些蛋白质能够溶解在水里(例如鸡蛋白能溶解在水里)形成溶液。

蛋白质的分子直径达到了胶体微粒的大小(10-9~10-7m)时,所以蛋白质具有胶体的性质。

(3)沉淀

原因:加入高浓度的中性盐、加入有机溶剂、加入重金属、加入生物碱或酸类、热变性

少量的盐(如硫酸铵、硫酸钠等)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如果向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盐析。

这样盐析出的蛋白质仍旧可以溶解在水中,而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性质,因此盐析是个可逆过程.利用这个性质,采用分段盐析方法可以分离提纯蛋白质.

(4)变性

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等作作用下,蛋白质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凝结起来。这种凝结是不可逆的,不能再使它们恢复成原来的蛋白质.蛋白质的这种变化叫做变性。蛋白质变性之后,紫外吸收,化学活性以及粘度都会上升,变得容易水解,但溶解度会下降。

蛋白质变性后,就失去了原有的可溶性,也就失去了它们生理上的作用。因此蛋白质的变性凝固是个不可逆过程。

5.蛋白质的功能

结构功能:

蛋白质是生物体和细胞的"建筑材料",比如肌肉中的蛋白质,再比如人的头发、指甲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

催化功能:

在生物体内大部分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用到加酶洗衣粉,可以有效去除污渍。

免疫功能:

在我们现在的环境中到处都是细菌和病毒,而我们机体有了免疫系统才不至于三天两头生病,而在此中起关键作用的便是免疫蛋白,比如说抗体。

运输功能:

运输功能的蛋白质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用来运输氧气;另一类是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用来运输氨基酸、葡萄糖等物质。

调节功能:

有些蛋白质起信息传递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调节糖代谢的胰岛素(insulin);与生长和生殖有关的促甲状腺素(thyrotropin)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