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披萨饼”、“意粉”、“歌剧”等许多意大利词汇一样,“黑手党”一词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流传。现在它已经不再专指意大利西西里黑手党和从他们衍生出的美国黑手党,而是成了世界各地匪帮的统称。不计其数的描写黑手党生活的戏剧电影和小说,为黑手党平添了某种邪恶的魔力色彩,今年好莱坞大热片《爱尔兰人》也又为黑手党片添枝加叶。这些黑手党的故事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将黑手党的日常生活戏剧化了,并在其中添加了一触即发的惊险场面,让观众读者都能感受到强烈的戏剧冲突——野心、责任、家族利益的争斗,最后演变成生与死的较量。

《爱尔兰人》黑手党之名的戏剧性来源

如果简单地把虚构出来的黑手党文艺作品统统说成是任意地编造,也未免有失偏颇,实际上文艺作品对黑手党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早在1890年5月17日,罗马柯斯坦齐剧院上演了一出情景歌剧《乡村骑士》,讲述的是一个以西西里岛农民群像为背景,有关嫉妒、荣誉和复仇的故事。演出很受欢迎,很快风靡了世界。这个关于西西里岛黑手党的慰藉性神话,奠定了意大利官方对西西里岛黑手党认知的基础,那就是认为,黑手党并不是一个组织,而是一种深深扎根于每个西西里人个性中带有的狂乱激情与“阿拉伯”式傲慢相夹杂的原始荣誉感,是西西里落后的乡下人所遵守的骑士准则。

歌剧《乡村骑士》

在巴勒莫(西西里首府)方言中,黑手党(mafia)原意是与现代英语中的酷(cool)最接近的一个词,而形容词“mafioso” 原意为美丽、勇敢、自信。任何有资格称作是“mafioso” 的人必须有点不同之处,哪怕是自以为是。后来,当mafia 用来指黑手党后,“mafioso”就开始用来指黑手党分子了。而让“mafioso”一词与秘密犯罪组织关联上,还要追溯到一部更早的舞台剧《维卡瑞亚的美丽人群》。该剧1863年首次演出,剧本是用西西里方言写成的。剧中的一群囚犯,他们有老板,有入会仪式,剧中人物的谈话常提到“尊重”和“谦恭”。他们还和今天的黑手党分子一样索取保护费。

“mafioso”一词在剧名《维卡瑞亚的美丽人群》中出现过一次,或许还是最后一刻为迎合巴勒莫观众的期许才给作品加上了点当地风味,而“mafia”一词压根儿没出现过,尽管这样,随着《维卡瑞亚的美丽人群》的巨大成功,“mafia”和“mafioso”开始用于泛指那些和剧中人物有同样犯罪手段的罪犯,这个单词的新含义从舞台渗透到了大街小巷。可是单凭一部剧还是不足以使黑手党一词得以巩固,《维卡瑞亚的美丽人群》上演后也只有巴勒莫一带黑手党才带有一层犯罪的含义。真正使这个词成为全民争论的对象的是意大利政府。

西西里巴勒莫意大利官方对黑手党猖獗负有什么责任

1865年,巴勒莫新上任的警察局长格雷特里奥侯爵向他的上级递交了一份令人恐惧的秘密报告,宣称“当局和全体国民之间长期缺乏了解”,导致“所谓的黑手党或犯罪集团越来越大胆。已经养成向不同的政治派系提供武力支持以此扩大影响的习惯。” 巴勒莫街头有黑手党的传言,通过格里特里奥的报告第一次传到意大利统治者的耳中。也让“黑手党”一词成为激烈争论的对象,从而被更广泛地使用,到后来,政府官员总是想把黑手党的标签贴到任何与他们意见不一致的人身上。这种愚蠢的做法不但削弱了政府的可信度,也无形中提高了黑手党的威望。

意大利黑手党

在格雷特里奥的报告公布一个世纪后,才有人细致入微地写下黑手党对待自己这个名字的看法。这是一个名为莱昂纳多·莎沙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说《语言学》以近代为背景采取了两个无名西西里人之间关于“黑手党“一词含义的虚构对话形式。年长一方考证出黑手党一词可能由阿拉伯语而来,但他拒绝为这个词限定一个含义。年轻一方倾向于认为,“黑手党”是对那些懂得如何维护自己利益者的一种虚张声势的说法。故事中的这两个人都是黑手党分子,以增加人们对“黑手党”一词的困惑为己任,就像莎沙说的那样,“黑手党”这个名字成了西西里黑手党取笑政府的一个小小的玩笑。

长久以来,西西里文化一直与黑手党特性混肴不清,而这种混淆对黑手党有组织的犯罪十分有利。人们常常认为,黑手党并不存在,那只不过是不理解西西里人思维方式而想象出的一种阴谋论,无数作家也反复引用这个错误观点:几个世纪以来的外敌入侵使西西里人对外来者存有戒心,所以他们更倾向于自己内部解决纷争而不是诉诸警方或法庭。模糊黑手党与西西里人的界限还会使针对黑手党暴徒所采取的法律措施变得徒劳无功。既然原始西西里人的心态使罪恶之源,如何能只起诉黑手党而不是把整个岛上人都送上被告呢?正如意大利谚语中所说“如果每个人都有罪,那么大家就都没罪了”,毕竟法不责众。

黑手党火并导致内部分化

然而,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卡帕奇爆炸事件,彻底颠覆了西西里骑士的神话。随后不到两年时间里,近千人被谋杀,其中包括黑手党分子、他们的亲戚朋友、警察以及无辜路人。这些人或是当街饮弹身亡,或是被带到隐蔽地方绞死;他们的尸体被硫酸溶解掉,掩埋到混凝土里,丢进海里,或是剁碎了喂猪。这是历史上最血腥的黑手党冲突,以科莱奥内为核心的一帮黑手党组成联盟他们利用地下敢死队对仇家穷追猛打,目的是建立一个针对整个西西里岛黑手党的独裁统治。冲突中的受害者多玛索·布西达是个社会关系很硬的黑手党分子。因其势力地跨大西洋两岸,报纸称他是“两个世界的老大”。当科莱奥内家族发起攻击时,两个世界对他来说都不安全了。

电影《叛徒》中的布西达

逃到巴西的布西达还是在当地被捕,引渡回意大利时吞下毒药,但自杀未遂,身体康复后,他决定把自己所知道的黑手党的一切都说出来,并点名由乔瓦尼·法尔科内法官来听。从布西达的叙述中法尔科内及其团队第一次从内部了解到一些关于西西里黑手党的情况。对黑手党的领导结构、犯罪方法以及犯罪心理都有了全新的了解。其他一些黑手党分子也纷纷效仿布西达向政府寻求保护,以免受到科莱奥内家族和他们敢死队的侵害。法尔科内和他的同事们仔细核对证词,整理出长约8607页的证据,1987年12月16日,在长达22个月的诉讼之后,法官对342名黑手党做出有罪判决。刑期总计2665年。

电影里的布西达受审

这是西西里黑手党遭遇的最惨的一次败仗,作为反击,科莱奥内家族派敢死队跟踪法官,判决下来几个月后,法尔科内就被暗杀了。布西达作证之后,第一批试图解答问题的历史学家很快有了不同寻常的发现:布西达远非第一个打破缄默法则的人,自打有黑手党之日起,就有了告密者,此外,从一开始黑手党就私下和当权者——警察、法官、政客有秘密对话。历史学家现在可以通过查找史料偷窥。这种偷窥及令人着迷有让人不安,因为它让人得知意大利政府与黑手党罪犯之间有着那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

电影里的法尔科内荣誉是黑手党的精神支柱

作为“两个世界的老大”,布西达在美国的黑手党中也说得上话,可惜,美国的黑手党与西西里的黑手党始终是两个各自独立的组织,两者之间有密切的血缘关系和生意来往,但没有组织上的联系。所以说灭你就灭你。意大利文化界对于美国人通过好莱坞电影将黑手党据为己有心怀不满。科波拉的《教父》在意大利上映时备受评论界的诟病。而大多数意大利黑手党分子却像一般普通人一样喜欢去电影院看关于黑手党的电影。看看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的戏剧性场面是如何被搬上银幕的。布西达就是电影《教父》的忠实粉丝。但他对电影中的人物有自己的不同看法。

《教父》

《教父》中艾尔帕西诺扮演的虚构人物迈克尔·科莱奥内在黑帮的争斗倾轧中面临的道德困境,让人印象深刻,而布西达却认为,对于西西里岛出来的黑手党来说,荣誉才是他们真正在意的。黑手党分子喜欢想象他们是以高于金钱和权力之上的事物的名义杀人,他们最常用的两个词就是“荣誉”和“上帝”,事实上,黑手党分子和他们的家族所宣称的宗教和荣誉,跟恶意欺诈、无情残暴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晰,这里的荣誉被他们认为是超越了善恶之外的一种身份认证。“他们是普通百姓,而我是黑手党”,这种身份认知是可以在黑手党分子心中激起荣誉感的,如果没有这种荣誉的存在,黑手党也不会生存这么久,它甚至可以没有出现的必要。

艾尔帕西诺

决定违反荣誉准则检举同谋者是一件痛苦的的是,甚至有人说:出庭作证比杀人更需要勇气。即便是布西达也不承认自己是告密者,他认为自己没有背叛组织而是被组织抛弃了。布西达招供以后,一些历史学家,多半是西西里人,从调查官身上得到启发,他们开始回头翻看过去被忽视了的记录,从中发现新证据,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正在缓缓拉开帷幕。撰写黑手党历史不再只是一种学术追求,它已经成为一种当务之急,因为它可以让人们了解黑手党已经对社会造成了致命的威胁,同时,它也可以让幸存的反黑手党调查官们知道,他们并不是孤军作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