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是人类最古老的伙伴,对狗的驯化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农业革命之前,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狗至少已经存在3.3万年了。而基因组分析表明,猫是在1万至1.2万年前才加入人类家庭的。却能以后来者的身份迅速上位,力压狗头,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宠物,猫与狗的数量比大约是3:1。猫如此受欢迎,大概与它更强的独自主性有关,猫几乎不需要训练便会自我梳理,而更喜欢狗的人,对狗所具有的学习能力非常受用,可以极大满足人类对控制指导以及“养成计划”的需求。

狗的野生祖先是现在的狼吗?

我们知道狗从狼演化而来已经很久了,考古学家从一些古代的墓葬中发现一些史前人类埋葬的狼骨骼,这些骨骼已经表现出狗的特征,包括更小的体型和更短的颌骨。瑞典国立自然博物馆的洛夫·达伦及其同事对西伯利亚北部的泰梅尔半岛发现的3万多年前的狼骨头进行DNA分析,得出两种可能的结论,要么狗在这个时间段已经被驯化了,要么当时的狼分成了两支,一支是狼,一支是狗的野生祖先。而这种野生祖先现在早已经灭绝了。狗可能是古代狼分成两支时被驯化产生的。

关于野生狼变成人类忠诚伙伴的过程究竟是如何开始的,有着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说他们有可能是在追逐同一个猎物时相遇,这两个物种都倾向于群体狩猎,接触多了就常发生狼崽被人类带走的情况,偶尔也有人类婴儿被狼带走。被带到人类社会的狼崽长大后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情,对人类有攻击性的会被驱逐或杀死,渐渐通过自然选择,适应人类群体的会被留下来。逐渐演化成狗。早期狗可能会帮助人类追踪、骚扰鹿或野牛等动物,一直把这些动物消耗到精疲力尽,人类再用矛或弓箭一击绝杀。这意味着狗不需要靠近被逼入绝境的动物,降低了职业风险度,人类也不需要在对动物的迂回追踪中耗费更多体力。人狗搭挡,各取所需,在并肩作战之中,发展出了伙伴式的默契。

人与狼之间的双向选择和改造

狩猎不仅保证了人类和被驯服的狼之间建立感情,这样跨物种的合作还有助于筛选出帮助人类完成狩猎工作的狼,甚至还可以反向选择最适合跟狼合作的人类。有人说尼安德特人的灭绝就跟智人得到了狼的辅助有一定关系。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帕特·希普曼教授还指出,与狼合作还导致人类演化出新的特征——白色虹膜,狼的眼睛也有白色虹膜,这种进化可能有助于人狼之间的眼神交流。人与狼之间的改造是双向的,人让狼成为了狗,狼也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智人走向现代人的进化之路。

最近的研究表明,狗的基因中有一些促进幼态持续的遗传改变,使得成年狗也保留了学习的兴趣。这种兴趣是在成年狼中没有。狗的这种学习兴趣不但帮助狗掌握了人类指派的追踪、取回猎物等重要的技能,还让它们喜欢学习和表演一些小花招,增加它作为宠物的魅力。重点还有,虽然狗在与同类玩耍时经常争抢一些物品,但当玩伴是人类时,它们更愿意充当辅助协作的一方,这也对它们与人类建立亲密关系有所帮助。另外狗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杂食性,科学家通过遗传学分析发现,狗辅助消化淀粉的基因与狼的基因明显不同。所以它们能既喜欢牛排,也能对米饭土豆狼吐虎咽。

家猫与野猫的最大不同

如果说人类是在狗的辅佐推动下迎来了农业革命,猫的到来就算是人类农业革命的产物。在农业革命初期,人类开始种植谷物,然后产生了囤积粮食的需求,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生活的诞生,粮仓引来了老鼠,以鼠类为生的野大显身手,人类发现了野猫的功用,开始投喂试图留下它们。野猫们本来是奔着老鼠来的,但发现人类家中还有别的好吃的,好玩的,便抵不住诱惑和对人类家居空间的好奇心,走进了人类的家庭。一开始都是来去自由的,后来随着人类驯化动物能力的提高,也开始对野猫下手了,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对猫进行某种特征和性情的定向选育。

野猫有两幅面孔面孔的家猫

尽管我们今天常说猫比狗更多地保留了原始的野性,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毕竟有时候太过谄媚的狗也让人类觉得索然无味,但我们今天能接触到的猫已经是在野性方面被反复阉割过多次的了,因为最早在人类对猫的定向选育过程中,那些脾气太过刚烈的猫就都被淘汰了。现在所有的家猫品种都是当年被选中对人类友好、脾气和顺的种猫的后代。科学家对家猫和野猫基因组的分析表明,与野猫相比,家猫在控制争斗行为、形成记忆以及从恐惧和奖赏刺激中学习的能力都有所改变。

这些遗传改变赋予了家猫与人类社交的能力。但家猫身上残存的野性还是会在未接触人类的小猫身上得以复苏,如果它们出生十周还没有遇到过人类,它们就会像野猫一样野,不知这是否意味着,当初野猫被驯服时就留了一手,它们基因中隐忍和克制的部分只有在遇到人类后才启动,否则还是依然故我,它们并未被人类真正地驯服,只是进化出了两幅面孔,一幅是原有的,一幅是面对人类才表现出的。人类就这样被它们骗过了,不仅如此,卧底的代价还让它们进化出了更长的肠道,辅助消化植物性脂肪,这让它们拥有了更广的食谱,不是非吃肉不可,饿了,人类的残羹剩饭它们也能将就。

狗作为人类元老级的伙伴,无论是昔日追随人类驰骋狩猎,还是今天基本卸甲归家,以忠心耿耿和善解人意赢得人类的欢心,走的都是讨好人类的路线,而家猫更像是爱慕虚荣嫁入豪门的怨女,一方面贪恋人类的好处,又总要表现出一种“人类得到了我的人也得不到我的心”的清高。但越是这样,人类越喜欢脑补出家猫的克制。喜欢独处的家猫都有强烈的排它性,在人们看来“排它性”非常像人类的嫉妒心,以人类的推理逻辑,猫嫉妒人类的其他的宠物意味着猫爱人类。如果说狗能满足人类被爱的情感需求,猫能满足的是人类自作多情的需求。各取所需,不可替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