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一方面,有人理性果敢,有人學識豐富。

但不同的優點能帶來多少優勢呢?換句話說,只有某一個優勢相對突出的人能走多遠?

我的答案是,難以走得遠。

具體什麼原因,看文章。

01能力的基本顆粒——認知飛輪

得到專欄作者老喻在他的《人生算法課》中,提出認知顆粒的概念,他認爲物質構成的基本顆粒是原子,生物體構成的基本顆粒是細胞和基因,而認知能力的基本顆粒就是認知飛輪。

認知飛輪包括四個環節:感知、認知、決策、行動。它們是一個首尾相連的循環結構。

感知環節是對外界信息的收集和感受,認知環節是對信息加工和分析,決策環節是對分析結果進行抉擇,行動環節是按照決策結果堅定執行,執行之後再反饋到感知環節。

每循環一次認知飛輪就轉動一次,當認知飛輪不斷轉動起來時,認知能力能夠得到長足的進步。

但飛輪的轉動,往往會遇到兩個問題:一個是“隨意”轉動,一個是受到卡阻。1.認知飛輪“隨意”轉動

腦科學研究學者認爲人的行爲模式可以分爲兩種。

一種是由小腦、杏仁核和基底神經節組成的操作系統控制的行爲模式,它的特點是無意識、自動化、快速的。

另一種是,由大腦前額葉皮層爲操作系統控制的行爲模式,它的特點是主動、慢速的。

當我們的認知飛輪在第一種行爲模式下轉動時,就屬於隨意轉動。該模式下,感知、認知、決策、行動都是自動化運行,人的思維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無法進行深度“工作”,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心不在焉。

比如看書的時候,如果跨越領域很大名詞很陌生,就會經常出現這種狀態。

我高中的時候,讀過一本外國文學作品《荒原狼》,那時候閱讀功力很淺,不習慣外國文學作品表達的邏輯和順序,幾乎是一邊看一邊忘,手在翻動書頁,眼睛也在看文字,大腦也在識別信息,但是沒有一點東西留在腦海中。

如果把距離拉遠一點看,我正在乾的事就是一個認知飛輪隨意轉動的過程,這個過程所有的環節都是自動化的,包括看字(感知)、理解(認知)、分析(決策)、翻書(行動),但它們都只停留在淺層,換句話說,那種閱讀狀態就是在識字,而不是閱讀。

只停留在淺層的閱讀是沒用的,無意識自動化的運轉下,信息留存率爲零。

我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類似情況,比如無聊會議時、被迫看不喜歡的電影時、看一本自己沒興趣但別人說很好的書時等等。

停留在表層無法深入思考是飛輪“隨意”轉動最大的壞處,這也能解釋,爲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很努力,但其實沒有什麼卵用。

2.認知飛輪轉動受到卡阻

認知飛輪的四個環節各有特色。感知環節需要敏感性和好奇心

只有這樣才能接受信息和刺激,但我們常犯的錯誤是因爲驕傲而看不起某些信息,或者因爲自卑而接受不了新信息。

比如,當年西方傳進來的鐘表,清朝人自認爲泱泱中華是世界中心,鐘錶什麼的都是奇技淫巧不足道哉,結果錯過接觸西方物理學的機會。認知環節需要公平客觀對待感知到的信息

分析信息時需要考慮真實性和虛假性,但很多人都做不好這件事,很容易步入優柔寡斷,舉棋不定的困境。決策環節需要快刀斬亂麻的魄力

事實上這一環節,足以讓大票選擇困難症的人趴下。行動環節需要死磕精神

具體到行動時需要堅定不移的朝着決策方向前進,拖延症卻是這一環節的大敵,很多人都敗在它手上。

比如,我一個嚷嚷着要減肥的朋友,知道要早起鍛鍊卻堅持不了不多久,要麼是被生活節奏打亂,要麼是被自己再睡十分鐘最後睡了兩個小時的拖延打敗。

如此看來,認知飛輪轉動的過程可以被很多具體的原因卡阻,大體上可以概括爲4個範疇。

小結一下,認知能力的基本顆粒是認知飛輪,想要認知能力得到進步必須讓飛輪轉動起來。

認知飛輪的轉動有兩個難題,一個是無意識的轉動,該模式下大腦是自動運行的,所有的思考停留在表面,“看起來很努力,卻沒什麼卵用”背後的原因就是它。

另一個是,飛輪的轉動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卡阻,推動起來有諸多困難。

02啓動內部控制點——掌握運轉節奏

《原則》一書介紹過一對概念——控制點理論下的內控型和外控型。

內控型相信自己能夠對生活和命運負責,他們對生活更有掌控感,更相信自己可以影響自己的命運;相反外控型認爲自己是別人遊戲中被操縱的棋子,他們相信權威、相信其他人。

內控型和外控型會有如此大的差別,是因爲控制點帶來的個體差異。

內控型的控制點在內部,是自我本身,所以面對外界刺激和壓力,內控型的人習慣從自身求解,相信主動權在自己手上。

得到專欄作者老喻用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來說明內部控制點。

“如果把本能反應和外部刺激比作夾心餅乾的上下層,那內部控制點就是中間那塊甜美的夾心奶油。”

外控型人把中間那塊甜美的部分放棄了,內控型人則會主動把握中間這個夾層。

平時我們一拍腦袋幹蠢事或者漫無目的自由發呆,或者條件反射式的做出行動,就是放棄了中間那部分甜美地帶。

認知飛輪隨意轉動也是屬於這個範疇。

內部控制點是掌握主動權,影響運行節奏的關鍵點,我們可以在認知飛輪的四個環節交接處引入它,找到影響飛輪的運轉方法。

1.善用暫停鍵,增加思考率

暫停鍵很好理解,就是字面意思。

思考率是得到專欄作者老喻創造的一個詞,指的是主動思考的次數,佔內控點的數量的比例。

NBA籃球比賽中,裁判員如果覺得球員有犯規嫌疑就會吹哨,如果判罰不清楚,往往會申請看錄像,通過錄像從不同的角度來判斷球員是否犯規或違例。

吹哨是裁判按下的暫停鍵,通過錄像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球員是否犯規是增加思考率,整個過程就是一次內控點的把握。

認知飛輪轉動的難題中,我們依然可以運用這個方法解決問題。

飛輪隨意轉動時,我們可以先按下暫停鍵,思考一下自己在幹嘛?有什麼目的?方法是否合適?等等。

我之前想了解一點經濟學的知識,然後查閱資料收錄了一些經濟學相關的書籍,比如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等,結果看得昏昏欲睡,手在機械的翻動,信息卻沒有留存下來,因爲之前沒看過有深度的書。

後來我覺得這樣不會有收穫,只會是浪費時間,便放棄了《國富論》去看一些經濟學入門書,對經濟學的一些基本知識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之後,再去看《國富論》就輕鬆許多。

同樣認知飛輪遭遇卡阻時,也可以按下暫停鍵思考,從不同環節轉換節點切入,把握好內控點。

比如,感知環節的困境是接受不了或者看不起信息,我們可以按下暫停鍵,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擺正了姿態;認知環節的困境是偏見,我們也可以按下暫停鍵,思考一下是否帶上了有色眼鏡。

總之,要找到一個清晰的理由。

巴菲特有個習慣,每次在做投資決定之前,一定要在一張紙上寫下理由。巴菲特說,一個投資人要想象自己有個卡片,上面有20個孔,你一生只做這麼20次投資決策。

按下暫停鍵,把思考的結果寫出來,其實就是一個調用內控點的過程,防止自己的大腦犯迷糊。

所以,對身邊那些總愛說“等下我想想”的人,我們得高看一眼。他們不只是在思考。他們是在藉助內控點的力量,推動認知飛輪穩定運轉。

2.做一個揮舞皮鞭的小人

認知神經科學之父加扎尼加博士發現了一個祕密:大腦會編造理由。

相信成功的人擅長找到一個解釋,然後就覺得自己能夠成功;悲觀人也很擅長找到一個說法,然後覺得自己的觀點沒毛病,所以有了下面這句話。

大腦是個很神奇的器官,當你想成功的時候,它能給你找到許多理由,當你想放棄的時候也能給你找到諸多理由。

大腦會編造理由的陰險之處在於,你採用一個方法行動之後,如果贏了你會覺得自己實力所致,如果輸了你會更多的想到環境的因素。

比如,工作做得好得到領導賞識是自己實力強,看到別人受寵就覺得別人是諂媚的結果。

編造的理由容易讓人忽視問題所在,自以爲找到了合理解釋,實則是在耍小聰明,怎麼辦呢?

在你的大腦裏造一個揮舞着皮鞭的小人,讓它充當認知飛輪四個環節的總教練,掌控每一個內控點。

我們的大腦裏住着一個懶惰猴、一個理性決策者。懶惰猴總是打倒理性決策者取得內控點的控制權,支配大腦快速略過當前任務,直達最後一步。

揮舞着皮鞭的小人卻能夠趕走偷懶猴,讓人做困難事時不跳過、逃避,認知的飛輪會因此而順暢。

感知環節不會因爲自卑而拒絕接受不理解的信息,認知環節不會因爲變量太多而氣餒,決策環節不會因爲權衡太多而放棄,行動環節不會因爲遙遙無期而拖延。

有人會問,暫停下來思考的結果是錯的怎麼辦?造出來的小人逼迫自己行動的方向是錯的怎麼辦?

我們的一生,長線像蜜蜂追逐光源,短線像蒼蠅那樣亂撞。

所以不要怕犯錯,好的結果可能也是由錯誤的決策撞出來的,壞的結果也可能誕生於好的決策,相信隨機突變的魔力。

小結一下,解決認知飛輪兩個難題的方法分別是:“暫停下來,提高思考率”和“做一個揮舞皮鞭的小人”。

前者說的是,多思考要做的事,防止大腦在自動運行模式下幹蠢事,通過內控點掌握轉動的節奏;後者說的是,建設一道心理防禦機制,通過內控點落實每一次循環。

說到這,你也就明白了開頭說的那個結論。

在某一方面具有優勢的人很難走得更遠,因爲在認知飛輪中他只有一個環節很強,單個認知顆粒卻並不飽滿,顆粒與顆粒之間難以形成關聯。

比如,一個“嗅覺”靈敏好奇心很強的人,在感知環節肯定做得比一般人好,但如果後面的行動環節跟不上,也難以成事。

最後,我希望你記住,不管人生多麼緊迫,也要讓你的認知飛輪轉動起來,做錯了也別怕。

轉動的飛輪本身就是一個陀螺結構,出發時儘管歪斜着身軀,最後它也會拉你回到中立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