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此,我們呼籲年齡在18至45週歲、身體健康(符合獻血條件)的公民在無償獻血時能填寫志願捐獻登記表並採集約10毫升的血樣,成爲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爲更多血液病患者提供生的希望,讓扶危濟困的慈善愛心行動成爲一種風尚。醫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張冰通過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方式完成捐獻,即採用肌肉注射動員劑的方法將骨髓血中的造血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中,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

謝謝你!張冰

謝謝你!張冰

“希望患者以後能像我一樣健健康康。”昨日上午10時,寧波鋼鐵有限公司員工張冰躺在寧波市第一醫院的病牀上,經過幾個小時的採集,他成功捐獻了340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成爲我區第18例、寧波市第92例、浙江省第53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他的造血幹細胞將注入一名“80後”白血病患者體中,完成一場生命接力。

謝謝你!張冰

謝謝你!張冰

平時就是個“熱心腸”

張冰今年41歲,老家在河北衡水,是寧波鋼鐵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平時,張冰就是一個“熱心腸”,對公益有着無限的熱情。他從2009年開始參加無償獻血,累計獻血總量達到了2400毫升。2012年3月,他在一次無償獻血時看到捐獻造血幹細胞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的宣傳單,決定留下10毫升血樣,成爲了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的一員。

今年9月,張冰接到了區紅十字會打來的電話,工作人員通知他說,他當時留下的血樣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相符,並詢問他本人和家人的捐獻意願及身體狀況,他當即爽快地同意了。

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10月,張冰通過了進一步的高分辨檢測,與患者的配型完全吻合。11月,他做了捐獻前的體檢,符合造血幹細胞捐獻條件。截至昨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整個流程不到3個月,是目前我區18例捐獻造血幹細胞中,流程最快的一位(以往一般都是3—6個月),也是北侖捐獻時年齡同爲41歲的第3人。

謝謝你!張冰

“我把捐獻造血幹細胞這事告訴妻子時,她剛開始有些擔心,在瞭解捐獻流程後,就很支持我。聽說對方是位‘80後’白血病患者,希望她早日康復。”張冰說,近3個月,他堅持鍛鍊身體,保持良好的作息,飲食規律,爲捐獻造血幹細胞做好充足準備。

目前捐獻方式更簡單、安全

“傳統的觀念認爲是抽骨髓,現在採用的是獻血的方式捐獻,更加安全和方便了。希望有更多人投入到捐獻志願者這個行列中來,讓更多血液病患者家庭看到希望。”張冰發出這樣的呼籲。捐獻當天,張冰的妻子李靜也在病房裏陪伴丈夫,對於丈夫的善舉,李靜很是支持:“這是在做好事,我們一家人都很支持他!”

醫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張冰通過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方式完成捐獻,即採用肌肉注射動員劑的方法將骨髓血中的造血幹細胞動員到外周血中,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整個過程在普通病房進行,歷時約2、3小時,如同採集成分血一樣簡單、安全。

謝謝你!張冰

截至今年10月底,中華骨髓庫庫容量已近272萬人份,爲臨牀提供造血幹細胞9000餘例,但是患者申請查詢人數已超過了83000人。在此,我們呼籲年齡在18至45週歲、身體健康(符合獻血條件)的公民在無償獻血時能填寫志願捐獻登記表並採集約10毫升的血樣,成爲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爲更多血液病患者提供生的希望,讓扶危濟困的慈善愛心行動成爲一種風尚。

謝謝你!張冰

來源:北侖區傳媒中心(記者 陳詩卉 包曄 劉盈蓉 通訊員 王兆化 楊麗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