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店主稱對店鋪被展示不知情要求刪除,大衆點評:合規,不會刪

江西上饒餘先生12月9日向澎湃質量報告投訴平臺(www.thepaper.cn/consumersComplaint.jsp)反映,大衆點評平臺擅自將其店鋪信息展示在“大衆點評APP”上,他要求大衆點評在平臺刪除其店鋪信息,卻遭到拒絕。

大衆點評同日對此回應稱,其平臺註冊用戶可在法律和協議、規則允許的範圍內向平臺添加任一公開經營的、屬網站收錄範圍的POI(興趣點)信息。經覈查,餘先生的店鋪真實存在,且不存在違法、違規行爲,符合平臺收錄原則。“大衆點評是內容聚合平臺,是ugc用戶自主上傳生成的內容,合法合規的東西,我們不會做內容刪除。”

據餘先生介紹,他在上饒經營着一家兒童攝影機構,近期有顧客提醒他,有人在大衆點評平臺上對其店鋪給出了差評。這讓餘先生很驚訝,其稱自己根本沒有把店鋪信息上傳到大衆點評平臺上。

餘先生在大衆點評上搜索找到了自己的店鋪,上面有店鋪的詳細地址和電話,店鋪評價只有兩顆星,還有多條評論,其中有差評。

餘先生稱,他曾就此聯繫大衆點評平臺客服,說明情況後要求平臺將店鋪信息撤銷。但客服回應其稱,按照平臺規定,除非關店才能撤銷。

“沒經過我同意,大衆點評有什麼權利展示我的店鋪?”餘先生提出質疑。

大衆點評平臺公關部門工作人員12月9日回應澎湃新聞稱,大衆點評平臺上的商戶POI信息是由用戶自發生成的UGC內容(用戶原創內容),大衆點評平臺註冊用戶可以在法律和協議、規則允許的範圍內向平臺添加任一公開經營的、屬網站收錄範圍的POI信息。爲達成信息共享,用戶、商戶均可在平臺進行信息創建,創建後平臺會對信息進行線上審覈,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涉嫌廣告/虛假信息、信息完整度較低的商戶將不予以展示。

此外,該工作人員稱,爲保障信息的客觀、公正、準確、有效,大衆點評平臺採用“用戶、商戶、業務”多方維護的方式,對POI信息進行校準。用戶可以在大衆點評平臺進行商戶信息報錯;商戶在認領後可在商戶管理後臺進行信息更新;商服、客服、銷售等業務部門也可以協助商戶,在內部系統進行信息報錯。接到報錯、校準需求後,大衆點評平臺會通過各種途徑進行信息採集覈實。

若商戶遭遇惡意差評如何維權?上述工作人員稱,商戶在商戶通後臺可以認領自己的店鋪,然後對店鋪的基本信息進行管理,包括回覆用戶評論。商戶對惡意差評投訴的渠道有:1)商家後臺;2)商服電話;3)點評APP前臺投訴;接到相關投訴後,點評平臺有專門的誠信團隊會對問題進行處理。

京衡律師上海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鄧學平向澎湃新聞分析認爲,店鋪信息屬於商戶個人,如果商戶自己不願意發佈,當然有權利要求大衆點評平臺撤除。“國家機關纔有權利保存商戶信息,大衆點評平臺不屬於政府機關,只是一個企業,無權強行發佈商戶信息。”

但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邢鑫認爲,與享有隱私權的公民不同,公開營業的店鋪作爲對外經營的主體,並不存在“隱私權”這一概念,“消費者有權在互聯網上公開對店鋪進行評論,而大衆點評平臺作爲信息平臺,亦可公佈其用戶在該網站上發表的評論。”

同時,邢鑫認爲,用戶發表、網站公佈的評論,亦不能發表惡意詆譭店鋪名譽的評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條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均享有名譽權,如果相關評論侵害了店鋪的商業祕密或名譽權,則該店鋪有權依照我國侵權責任法的規定要求該點評用戶或大衆點評網刪除相應評論、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以及賠償損害。

對於商戶是否有權要求大衆點評平臺撤除店鋪信息,邢鑫認爲應該分成兩層法律關係,一方面在沒有侵犯國家祕密、商業祕密和個人隱私的情況下,大衆點評平臺是有權公開商戶信息的;但另一方面,商家在向大衆點評平臺要求撤除商鋪信息時,大衆點評平臺也應當尊重商家的選擇權,給予配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