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燕回平門裏,於姑蘇古城平門南桃花塢歷史文化街區旁,聯袂皇家御用"香山幫"純手工古建親制純正古典蘇式私家園林大宅。而在燕回平門裏,不去景點園林,編者便感知到最純正的蘇式園林意趣。

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風格與標識。

於重慶,是火鍋;於南京,是歷史;於蘇州,則是園林。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在素有“百園之城”美名的蘇州尋找好房子,編者認爲不可脫離園林來談。然而園林的稀貴屬性也決定了只有別墅圈層才能配備,比如姑蘇人家,比如拙政別墅。今天小編要帶大家參觀的便是位於姑蘇區的燕回平門裏——這個光靠名字就贏了一半的園林別墅。

燕回平門裏,於姑蘇古城平門南桃花塢歷史文化街區旁,聯袂皇家御用"香山幫"純手工古建親制純正古典蘇式私家園林大宅。從牌科門樓開始,便油然而生莊重之感。典型的蘇式建築在門樓的建造上最是一絲不苟。從上到下,從哺雞脊到蝴蝶瓦,從椽子到掛落,從字碑到跺頭和勒腳,嚴密規整,恢弘大氣。每一個元素都是對蘇式建築最完美的註解。古樸氣派的朱漆大門,與灰白色的石質門樓互相輝映,完美複製古代世家門第的威嚴莊重,銅製門釘與金黃色的門扣則憑添了幾分富貴氣象。在這裏,歸家的儀式感被充分尊重與考慮。

循着通道進入院內,蘇式園林的造園藝術在這裏得到生動演繹。不同於中國傳統的對稱式建築風格,蘇式園林絕不講究對稱美,而是因地制宜,追求變化。燕回平門裏忠實地遵循這一造園理念:漫步庭院內,景緻並不會一覽無餘,而是藉助構思巧妙的花窗,和取景於自然的各式門洞展現蘇州園林移步異景的特色。亭、臺、樓、閣、樹、花、山、水,錯落分佈卻又疏密有致,看似漫不經心實則精心構思。無論站在哪個位置,眼前都是一副構圖絕佳的美景。蘇式生活,也正是在這種精巧的佈局和美景演繹中逐漸慢下節奏。

再向裏走,墅區內房舍各有庭院。堪稱園中有院,景中有景。而這些墅舍也處處體現了燕回平門裏造園的細緻與用心:亭臺的飛檐,勾頭筒瓦,千斤銷,角梁都是典型蘇式建築裏不可或缺的元素,這裏都一一展現。如果讓我們以上帝視角來俯視燕回平門裏,白牆黛瓦,一座座屋角的飛檐舒展飄逸,如鳥斯革,如翬斯飛,正是對蘇式建築的禮讚。崑曲《牡丹亭》裏杜麗娘唱到: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而在燕回平門裏,不去景點園林,編者便感知到最純正的蘇式園林意趣。蘇州四大園林常年遊人如織,未免喧鬧;但燕回平門裏恰恰相反,雖居鬧市,但40%的綠化可過濾喧囂,撐起一個清淨自在的小天地。白天,看陽光在樹葉的綠蔭間灑下碎金;夜晚,漫步在庭院裏聽夜蟲低鳴。而若是陰雨天氣,這裏就是婉約柔美的煙雨江南。

據說蘇式園林最初多來自達官貴人從京城告老還鄉後爲自己修建的住所,或是富商巨賈寄託閒情逸致的地方。穿梭在燕回平門裏的遊廊和庭院中,編者彷彿感受到了當年的文人雅士、達官貴人隱退後的閒適自在生活。

高層住宅是城市爲解決居住問題不得已的妥協,而墅,纔是包括小編在內的所有人所追求的理想居所。在這裏,居住美學與空間感被充分尊重,古典與現代,空間與聚落,生活與文化在這裏統一。

身在姑蘇城內的燕回平門裏,也並未放棄現代生活的便利:地鐵4號線與2號線在據此地只有1公里的蘇州火車站交匯,帶來無可比擬的交通優勢:城區內任意可達,外出商旅也快人一步。這與舊時世家大宅擇址的思路一致:大道附近的安靜位置,既避開喧囂又出行便利,還可彰顯貴氣。

燕回平門裏區位圖

因此如果說燕回平門裏的設計適合出世,那麼其周邊條件可說是非常適合入世了。蘇寧超市、蘇州口腔醫院、蘇州二十四中學、小喫店面等生活配套給附近增添了幾分熱鬧的煙火氣息,而古城門與蘇州崑劇院則保證了其悠久的歷史風韻。再往稍遠處看,桃花塢歷史街區、山塘街、拙政園等風景名勝彰顯了燕回平門裏純正的姑蘇血統。居此鬧市裏的園林別墅,出則感受充滿煙火氣的市井生活,入則有自己的圈層門第。宜動宜靜,宜出宜入,無怪古人說"大隱隱於市"。

綜上,編者認爲,如果蘇州的別墅區也有鄙視鏈,燕回平門裏,以高票,當得起墅區好房子的稱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