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茶友有沒有覺得一入十月,早晨和夜晚總是涼颼颼的?

天氣逐漸轉涼,一年的煮茶季又到啦!

“暖爐生火早,寒鏡裏頭遲。融雪煎香茗,調酥煮乳糜。”天氣逐漸入冬,約上三五好友、兩三知己,圍爐而坐,看着爐火煮開沸水,香茗在沸水裏旋轉跳躍,聞着瀰漫飄散的茶香,喝上一口就能瞬間驅散身體的涼氣。邊品邊拉家常,煮的是茶,暖的是心。

煮茶有什麼好處?

煮茶能考驗人的耐心。煮茶和泡茶不同,煮茶講究茶葉和茶具要選對,火候要把握,煮的過程中也要慢慢地等待。

煮茶能提升茶葉香氣。用鐵壺煮水沸點比一般的不鏽鋼隨手泡沸點要高出2-3攝氏度,用老鐵壺煮茶保溫時間會更長,茶葉隨着沸水一起沸騰,能聞到空氣裏氤氳的茶香,而且香氣更濃更足。提升茶香這方面,煮普洱茶尤爲明顯,普洱因爲儲藏時間較長,想要其茶香發揮得淋漓盡致,就得用最高溫的水去煮。煮出來的普洱茶,滿室茶香,嫋嫋繞繞~

煮茶能改善水質。據茶器專家介紹,用鐵壺煮水,會產生山泉水效應。也就是說,煮茶過程中,鐵壺會吸附水中的氯離子,以至於煮好的茶湯口感更加甘甜。所以,老鐵壺是茶道中煮水器具的上上品。

煮茶能有效補充鐵質。鐵是造血元素,成人每日需要補充0.8-1.5毫克的鐵,嚴重缺鐵會導致貧血、影響智力發育。而用鐵壺煮茶,鐵壺可以釋放出二價鐵離子,通過茶湯進入到人體內,爲人體補充鐵質。

常見的兩種煮法

一是喝過十多道後再拿來煮。適合這種煮法的茶葉,往往茶葉品質要高,最佳選擇是耐沖泡的古樹茶或陳年的上好老茶;若是臺地茶,這樣子煮法會有寡淡或澀麻的滋味,口感不好。

二是不經沖泡直接就煮。沒有經過沖泡直接拿來煮的茶,茶氣剛烈,所以投茶量要少,否則煮出來會過於濃郁,品不到最佳滋味。至於投茶比例,得看具體茶類而定。

最常見、最適合煮的茶

煮茶雖好,卻不是所有茶都適合煮着喝。比如綠茶,尤其是高級綠茶,水溫太高容易把鮮嫩芽葉燙壞,以至茶湯顏色暗淡,滋味泛苦;新烏龍茶也不適合煮飲,因爲用沸水快速沖泡更能激發其高香,煮茶反而悶出了熟氣,破壞茶湯的鮮爽感。

最常見及最適合煮的茶當然是小青柑、老白茶、老普洱、老黑茶了。小青柑、老白茶或者老普洱都適合泡過十道後再煮,但同樣要求茶葉品質要足夠好,存放時間足夠久。特別是老普洱煮起來有棗香味,這是採用沖泡所聞不到的;陳年白茶煮起來,有濃濃的藥香,比平時沖泡要濃郁得多。

加入少許紅棗或老陳皮,可養生。半顆紅棗或一指甲蓋的老陳皮和着茶葉一起煮,可以補血理氣,起到養生功效。東西雖好,不要貪多,否則茶湯滋味就不一樣了。

煮茶常被忽視的細節

85℃溫水入壺,滋味更協調。煮茶時,千萬不要直接放涼水從0開始煮,要加入85℃左右的熱水,煮出來的茶湯滋味才比較好,否則會過於濃厚。

留根續水,多次出湯濃淡均一。每次出湯,最好不要把壺裏的茶湯全部倒完,應該留部分茶湯加水再煮;茶水煮開了,也繼續可以放在炭火上慢慢燉,味道會更好。

避免乾燒,避免驟冷驟熱。爲了安全,不管用的是什麼材質的壺,煮茶的時候都不要乾燒,更不要在壺裏燒得滾燙的時候直接倒入涼水,驟冷驟熱。

煮茶技能Get到了嗎?深秋已至,初冬就不遠了,趕緊約上好友知己煮一杯老熟茶,品香茗,聊趣事吧!

(圖片來自百度,僅用於交流茶文化,如有疑問請隨時聯繫)

【EN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