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六大茶系中,有一類茶勾起了萬千茶友的征服欲,因其工藝最繁雜、香氣最多變、滋味最富層次感,被稱爲最難喝懂的茶系。它是青茶,介乎於綠茶與紅茶之間,茶友們更喜歡叫它 “烏龍茶” 。

烏龍茶

四大主產區

如果想系統地瞭解烏龍茶,首先得知道它的四大主產區,你平時喝的烏龍茶們都來自哪兒呢?是什麼樣的地理、氣候條件造就了它?

福建北部(閩北):閩北地區茶園面積廣闊,以種植、生產閩北烏龍爲主,其中武夷巖茶久負盛名。武夷巖茶不是吹出來的好,喝過巖茶的人一致認同,人家是真正的實力派。

武夷山獨特的丹霞地貌不僅吸引了海內外遊客,更孕育出帶有“巖骨花香”特徵的優質好茶,憑藉其獨有的“巖韻”俘獲了茶友的心。巖茶的代表品種:大紅袍、水仙、肉桂、鐵羅漢、白雞冠等。

福建南部(閩南):閩南地區也擁有着絕佳的產茶環境與深遠的飲茶文化,以種植、生產閩南烏龍爲主,其中安溪的鐵觀音最爲著名,紅遍過大江南北,獨具 “觀音韻”,香氣誘人,圈粉無數。此外,除了鐵觀音,閩南地區還有黃金桂、本山、毛蟹等同樣優質的品種。

廣東地區:“廣東人愛喫福建人”,那麼廣東人愛喝什麼茶呢?烏龍茶!不僅愛喝,自己也生產,主產區在粵東的潮州地區,該地有着天然的產茶優勢,培育出鳳凰單叢、嶺頭單叢等聞名遐邇的優質品種,遠銷東南亞等地,深受海外僑胞的喜愛,將我國茶文化發揚至世界各地。

臺灣地區:臺灣雖不算廣袤,但擁有着極其適合茶樹生長的環境,是茶樹的天堂,寶島臺灣的烏龍茶源於福建,製茶工藝有所改變,其中凍頂烏龍、青心烏龍、阿里山茶、東方美人茶等享譽茶界。

爲何烏龍茶最難喝懂?

1. 大產區、小山場的差異都能影響茶葉香氣、滋味的變化

前文提及的四大烏龍茶產區,因地理、氣候等大環境上有差異,所產的烏龍茶自然會帶有不同的地域特徵。另外,同一個大產區的不同小山場,所產的茶葉在香氣和滋味上也會有差異。比如同在武夷山茶產區,牛欄坑的肉桂與馬頭巖的肉桂,在香氣特徵上就有較爲明顯的差異。

2.半發酵茶(發酵程度並不固定)

烏龍茶爲半發酵茶,發酵程度在一定的區間內,無固定的標準。只要稍稍改動發酵的輕重,就能產生截然不同的風味,比如鐵觀音,有些人喜愛中發酵款,而有些人偏愛輕發酵款,正是因爲風味不同,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羣體。

3.火功不同

烏龍茶焙火技術哪家強,還得數福建武夷山。火功與茶葉品質有着密切的關係,好的茶青原料配上好的焙火技術,才能做出高品質的成品茶。而具體用什麼樣的火功,也有一定的講究,依據不同山場、等級、品種、做青程度等方面來調整製茶方向,或者根據消費者口味上的偏好來掌握火功。

4.製茶師也很重要

除了一些客觀條件,製茶師傅的個人風格也能影響到成品茶的香氣及滋味,尤其是武夷巖茶的“拼配”師傅,憑藉着豐富的製茶經驗,在他們的一雙巧手下,通過各種搭配組合,最終能演變出千滋百味的巖茶。

短短一篇文章道不盡烏龍茶的祕密,若想進一步瞭解,不妨親自喝喝看?

(圖片來自百度,僅用於交流茶文化,如有疑問請隨時聯繫)

【EN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